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5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林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热门产业.榛子作为该产业中的小干果树种,因其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喜爱,价格也在逐年上涨.……  相似文献   
42.
2006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营口市政协组织了由市政协常委、辽宁省果树所干果研究人员参加的“营口市东部山区干果资源调研小组”,针对东部山区的生产现状及干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初步摸清了营口市东部山区干果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3.
苹果矮化密植树整形修剪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矮化密植树整形修剪的研讨张国歧,吕慧珍,聂洪超,丁强,郭长杰(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熊岳115214)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是当今世界苹果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矮化密植栽培始于50年代,虽然年限不短,但栽培面积较少,发展速度较慢,在生产实践中95%以上的苹果树,仍然为乔化砧木。以辽宁省为例,矮化砧木始于1965年,至1992年底,面积为20万亩,占全省苹果总面积500万亩的4%。因此广大果农,多年来习惯于乔化树的整形修剪技术,矮化密植栽培后,也同样延用稀植大冠以短截为主的修剪手法。其结果造成了幼树发育枝过多,未能充分发挥矮化密植园的早产早丰优越性。而且造成后期树冠郁闭,光照条件不好。本文针对当前矮化密植树整形修剪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总结部分先进矮化密植园的整形修剪经验,以及参照国外的有关报导,在行距为4米左右,株距等于或小于3米的密植条件下,对定干高度、树形结构、夏季修剪、冬季修剪和盛果期的更新修剪加以研讨,以供生产中参考。1定干高度定干高度对“整形带”的长短、萌芽数量、分枝开张角度及其生长势等均有着明显的影响。我国过去多实行60厘米左右的低定干,近年来有少量的矮化园,实行100厘米的高定干和不定干的作法。这三种不  相似文献   
44.
苹果树适宜高度是果树高产优质主要参数之一,它主要取决于光能利用、生产能力和劳动效率等因素。适宜的树体高度不仅光能利用率高,作业方便,而且可提高劳动效率。但若树体过于矮小,也会使树冠体积随之变小,进而降低果实的生产能力,反之若树体过于高大,虽然可增加结果体积,但由于光照条件不好,同样会降低果实的生产能力,而且作业不方便。因此,确定适宜树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5.
我所试验楼前有一片苹果老树,人们叫“卫星园”,自1922年定植,至1981年恰好为60年。在60周年之际,亩产仍然达到了5360斤的高产水平。该园株行距为7×7米,面积为12.5亩。定植当时国光品种为164株,鸡冠品种树6株。后来有4株国光换上了元帅。因此目前该园共170株树,由国光、鸡冠、元帅三个品种组成。  相似文献   
46.
及时满足果树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是夺取其高产、优质的基本保证。春季是果树需水最多的时期,而我省春季十年九旱,果树又多分布在山坡薄地上,单靠自然降雨不能达到果树对水分的要求。因此,在自然降雨的基础上,辅以人工灌溉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7.
元帅系苹果,包括红元帅、红星和红冠等品种。元帅系苹果,果实品质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是世界的名牌品种之一。辽宁省元帅苹果栽培,始于本世纪初,故历史较长。六十年代由于外贸的需  相似文献   
48.
旅大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人队,是一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果树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全大队现有597亩果树,其中有440亩结果树。果树总株数为18932株,其中结果树株数为10431株。一九七五年全大队果树总产量为1524781斤,平均亩产为3465斤;一九七六年总产为2084116斤,平均亩产为4737斤;一九七七年总产为1884009斤,平均亩产为4282斤;一九七八年总产为2146970斤,平均亩产为4880斤;一九七九年予计总产为220万斤,平均亩产5000斤。  相似文献   
49.
二转子杏原产陕西礼泉县 ,是目前我国杏属植物中果实最大的品种 ,品质优良 ,其果实近圆形 ,平均单果重 1 33g,最大 1 80 g,半离核、仁甜。在辽宁熊岳地区 4月中旬开花 ,6月末果实成熟 ,果实发育期约 68d(天 ) ,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大果杏品种。但经过多年的观察 ,该品种低接的大树坐果率极低 ,而通过高接的树却连年丰产。为了探析原因 ,于 1 999年和 2 0 0 1年对叶片的营养成分、土壤养分和完全花百分率进行了分析、调查。1 材料与方法 分别于 1 999年 5月 2 6日采集 1 8年生低接和高接二转子杏的土壤样品 ,7月 1 9日和2 0 0 1年 7月 6日采集…  相似文献   
50.
平欧杂交榛子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榛子栽培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发达国家榛子栽培已实现了集约化、良种化,果实个大、皮薄、产量高。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平榛为母本,欧洲榛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一系列优良品种和品系,统称平欧杂交榛子,既继承了欧洲榛的坚果大(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