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将所研究的23个茎瘤芥品种13个农艺性状归成产量、产量因素、形态数量以及生育期等四组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产量因素的典型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与形态数量性状的相关。产量因素与形态数量间的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与生育期性状间的相关。典型变量分析结果指出无论是哪两个性状组间,在关联上起作用的主要有株鲜重、瘤茎横径和瘤茎膨大期。  相似文献   
102.
数论在计算机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讲述同余理论的散列函数在计算机检索技术中的应用,重点讲述哈希查找中散列函数的设计及散列表的冲突处理。  相似文献   
103.
以5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瘤茎纵径、瘤茎横径、瘤茎产量、菜形指数和茎/叶等5个产量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量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类效应明显大于非加性类效应,加性率在50%以上;在瘤茎纵径、瘤茎产量和瘤茎横径的遗传中显性与上位性效应也较重要,其效应率均在10%以上,在菜形指数的某些组合中也显著存在;而茎/叶的上位性率达21.99%,比显性效应更加重要;产量性状的上位性较为普遍,主要是加性与加性、显性与显性的互作.  相似文献   
104.
在建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的基础上,以活性污泥为对照,分析了反应器内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数量变化,并通过富集培养,从反应器中筛选、分离用于治理氮污染的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研究结果表明,自养脱氮反应器内亚硝化菌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亚硝化菌积累是全程自养脱氮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反应器内富集到参与自养脱氮反应的细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参与亚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食酸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acidovorans);参与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同时测定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的亚硝化能力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的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设计算法.该方法首先从训练样本中自动获取分类规则,构成模糊神经网络的初始网络结构,然后采用基于禁忌搜索和梯度下降法的混合算法同时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使用IRIS数据集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用较少的分类规则获得很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6.
膜下滴灌棉花氮磷肥料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氮肥随水施用可显著提高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籽棉产量,促进棉花对氮、磷素的吸收,尤其在壤土棉田的效果较明显。随水施用磷肥对棉花单株铃数影响不大,籽棉产量较不施磷肥处理提高8.80~17.40%,其在壤土棉田上的增产效果优于粘土棉田。磷肥随水滴施可提高氮、磷肥料利用率,与基施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4.85~12.34%,磷肥利用率提高36.75~45.88%,且在壤土棉田上的施用效果优于粘土棉田。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就丹江口市近年来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取得的成效与作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109.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双限性易繁四元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华·秋×春日乙·J9)",为了解该品种在农村饲养特性,安吉县在2016年、2017年两年春蚕期在梅溪镇马村村进行该新品种与当地饲养品种"华东×春晨(2016)"、"皓月×菁松(2017)"对比试养,同一蚕室温湿度环境下饲养,采用相同的技术处理方法,从两年农村试验成绩调查及农户饲养过程中观察情况看,"农科2号"表现出食桑旺盛,眠起齐一,龄期经过与对照种相似,入眠、老熟快,营茧速度快,结上层茧,茧形大,产量高、效益好,茧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光折等指标优于对照,是值得在农村进一步推广的优良多丝量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