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文章分析了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出新疆必须抓住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农业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机遇,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农业科技"十三五"发展战略建议,以及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改善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等推进"十三五"新疆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
基于SWOT分析的新疆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概述了新疆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种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构建新疆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明确种业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快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种业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促进新疆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
肖丽  黄祥伟  姜正旺  李长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424-4425,4476
对新引进的4种猕猴桃物种物候期、开花结果习性和幼果植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栽培条件下,卵圆叶猕猴桃开花结果较早、单花率高;长果猕猴桃花白色、结果率高;革叶猕猴桃花瓣小深红色;黄毛猕猴桃幼果无果点。  相似文献   
94.
以3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叶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长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主;叶宽的加性效应占优势,但有时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不可忽视;叶重的上位性效应与加性效应并重,显性效应在某些组合也显著存在;上位性效应主要是加性与加性互作;叶性状的遗传基本上是以可固定遗传的加性类效应占主导地位,其F1代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95.
新疆籽用西瓜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籽用西瓜遗传多样性,对籽用西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为杂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60份籽用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ISSR引物UBC801~UBC900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10条。利用10条ISSR引物扩增60份籽用西瓜种质资源,共获得44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的变幅为3~7个,平均等位变异数4.4个。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4条,10条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042 3~0.674 0,平均为0.358 2,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318~0.992,平均为0.779。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新疆籽用西瓜分为6大组,第一组为材料47(40036),第二组为材料8(新籽瓜8号),第三组为材料10(红秀2号)、11(普通红大片)、12(新籽瓜4号)、13(紫荆红)、14(40002)、15(40004)、16(40008),第四组为材料7(新籽瓜1号),第五组为材料52(40045),其余的都归类为第六组。【结论】ISSR对籽用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确定相比其他分子标记更有优势,更为全面的基因组DNA信息,品种间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利用ISSR标记分析60份籽用西瓜遗传多样性,参试材料来源、籽色、大小不同,亲缘关系差异较大,新疆籽用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9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于各类产品的需求在逐步增加。本文将着重讨论早春大拱棚西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此有效提高大棚西瓜的质量和产量,进而推动大拱棚西瓜种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文章广泛收集、整理、分析了国家、各省(区)及省级农科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结合新疆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新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快农业科研机构改革、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
【目的】为扁桃蔗糖合成酶基因功能与幼果生理落果的关系。【方法】以新疆主栽品种纸皮扁桃生理落果期的正常果和即将脱落果实为试材,采用qRT-PCR法分析SuSy基因的表达模式,测定糖组分浓度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结果】扁桃果实SuSy基因在不同发育期均有表达,且均在快速落果期(盛花后7~22 d)的高峰期(盛花后17 d)表达量达低值,而后逐渐升高;果实中葡萄糖浓度﹥果糖浓度﹥蔗糖蔗糖浓度,正常果的葡萄糖和果糖浓度均大于即将脱落果且与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即将脱落果的蔗糖浓度始终大于正常果,即将脱落果中的蔗糖代谢出现异常;在落果高峰期(盛花后17 d),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达峰值,之后随着营养竞争缓和而逐步降低,且正常果酶活性始终大于即将脱落果;SuSy合成方向酶活性在正常果中持续走低,直至落果后期库源竞争趋于缓和后缓慢升高,而即将脱落果的合成方向酶活性却在落果高峰期达峰值。【结论】扁桃幼果生理落果期SuSy酶主要在分解方向上起作用,其活性变化异常造成部分果实糖代谢紊乱导致脱落。  相似文献   
99.
秋水仙素诱导菊花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为因子对菊花诱变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成活率、诱变率研究了临界剂量和半致死剂量;通过观测气孔、花粉、株高、叶片、头状花序等形态特征以及染色体镜检,鉴定了诱变植株。结果表明: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顶端生长点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0.5%、0.2%、1.0%,分别处理2、33、d时,变异率达到峰值,分别为77.1%、78.3%、66.3%。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幼苗的临界剂量分别为0.1%处理1 d、0.1%处理0.5 d及0.2%处理3 d,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2%处理1 d、0.2%处理0.5 d及2%处理6 d。对照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x+2,经2%秋水仙素处理12 h后,获得的典型表型变异单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7x-1。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将所研究的23个茎瘤芥品种13个农艺性状归成产量、产量因素、形态数量以及生育期等四组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产量因素的典型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与形态数量性状的相关。产量因素与形态数量间的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与生育期性状间的相关。典型变量分析结果指出无论是哪两个性状组间,在关联上起作用的主要有株鲜重、瘤茎横径和瘤茎膨大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