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马铃薯Y病毒的株系分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Y病毒是烟草上的主要病毒之一。目前中国关于PVY分子变异的报道还较少,但变异株系的出现应该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简述PVY的株系分化进程,并从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等方面总结PVY检测的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杂交等几种方法。指出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PVY变异株系将不断出现,这对株系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2.
烟草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烟草80多种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提炼出包括根、茎、叶、整株发育和生育期在内的25种检索选项,基于多途径分类检索系统Lucid3建立烟草主要病害诊断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大量图像及文字描述信息,丰富了该诊断系统的辅助确诊功能,且能打包成CD或直接以在线方式服务,方便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83.
3种防御酶在水稻抗稻曲病中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用12个不同抗、感病水稻品种,在抽穗前7~10 d,用注射法接种稻曲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结果表明,在抗病品种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3种酶活性接种后迅速提高,变化幅度较大;而感病品种的酶活性在接种后缓慢增加,变化幅度小。由此说明,这3种防御酶与水稻抗稻曲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对湖南省蔬菜主产区的根结线虫病发生与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普遍,大棚蔬菜发病率高达80%,露地蔬菜发病率也在10%左右。对采自湖南省内10种蔬菜作物上的23个根结线虫种群进行了种类鉴定。采用2龄幼虫测量值、会阴花纹形态特征、PCR法及序列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是湖南省蔬菜根结线虫病的优势病原种群,占87%。  相似文献   
8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近年来常在我番茄主栽区大面积暴发,并且该病为害严重,一旦发病难以防治,成为对番茄产量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早在20世纪60—70年代,TYLCV就开始在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发生流行;目前该病害已在40多个国家大面积暴发并逐年加重,已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近年来该病在我国逐步由南向北扩展,发生蔓延的速度极快。  相似文献   
86.
松褐天牛不仅是松林常见的重要蛀干害虫,而且也是松材线虫最主要的传播媒介.近年来,该虫在湖南省扩散很快,有的地方发生严重.为加强对湖南省松褐天牛的治理,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蔓延,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对湖南省松褐天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湖南松褐天牛危险性R值为1.88, 属中度危险有害生物,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7.
运用形态鉴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南省临湘市首次发现的具尾尖突的松材线虫病病原进行了确认,并对其rDNA区的ITS区特异性扩增、测序,病源分析发现其与松材线虫(JN0803)在ITS区内同源性为99.8%.  相似文献   
88.
六堡茶属黑茶类,是一种后发酵茶,既有不发酵杀青的加工工序,又有堆沤发酵的加工工序.其传统制法是茶叶初制经杀青揉捻后,必须堆沤发酵,并用松柴明火烘干,从而形成外形色泽黑褐光润、内质汤色黄红、滋味醇厚甘爽、有松烟味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89.
从工厂排污口废水中分离、纯化并筛选出一株降解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Brij-30)的菌株,鉴定为伯克氏菌属(Pandoraeasp.),命名为B30。同时,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菌株B30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Brij-30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0的毒害作用抑制了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且毒害作用主要来源于Brij-30降解后的中间产物,而Brij-30对真菌生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菌株B30对土壤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0有强降解作用,降解率在67%~86%之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会影响到菌株B30的降解能力,但土壤理化性质对菌株B30的降解效率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90.
发生症状溃疡病(见第24页图1)危害叶片、枝梢、果实及萼片,形成木栓化突起的病斑。受害叶片的病斑开始为针头大,黄色(见第24页图2),油渍状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5毫米,叶的两面隆起,木栓化,表面粗糙,灰褐色(见第24页图3),呈火山口状开裂,病斑边缘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