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23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陕北桑树栽植技术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沙尘暴肆虐为害,水土流失异常严重的陕北地区桑树栽植的5种形式及栽桑技术,并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隔坡桑带区比农耕坡地年减少径流37.8%,减少泥沙56.2%,0~10㎝土壤相对湿度提高20%,含水量提高1.7%~2.15%,风速降低30%,7月份桑带内平均气温降低2.8℃,0~20㎝地温降低1.7℃,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增加20.57%,全氮增加20.0%,全磷增加10.5%,有机质增加43.3%,每667m2可产桑叶700kg,养蚕1张,产茧35kg,产桑条800~1000kg,产桑果400kg,产值1000元。桑树既是陕北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树,又是可有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经济林。  相似文献   
92.
等高灌木带的规划设计及其栽桑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93.
土壤调理剂对冷浸田土壤特性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浸田因长期受冷泉水浸渍,土体封闭,通气不良,土壤Eh值和有效养分低下,水稻产量偏低。本研究以单施化肥为对照,设置增施生物稻糠、脱硫灰、石膏、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定期观测,探究了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冷浸田土壤特性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比较,施用生物稻糠和石膏土壤活性还原物质含量分别降低了52%和30%,从而提高了土壤的氧化性能;土壤细菌数分别提高200%和96%,真菌数分别下降16%和10%,进而提高土壤供氮能力。而施用脱硫灰和石膏调节了土壤养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增加83%,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50%和13%,水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3%和5%。施用石膏、生物稻糠和脱硫灰水稻分别增产13.0%、10.1%和5.1%。研究认为,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消减冷浸田还原物质毒害,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养分供应,促进水稻增产,并以生物稻糠、石膏和脱硫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
利用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6种母质发育的土壤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roum Lam.)作为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周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微生物量碳、氮影响显著(P<0.05).其中板页岩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为450.8mg/kg;河沙泥微生物量碳最低,为60.8mg/l(g,由大到小排列为:板页岩>紫土>花岗岩>红壤>石灰岩>河沙泥.不同取样时期内土壤微生物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黑麦草各处理比对照(冬闲)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所有处理表现出相似的微生物量周年变化趋势:水稻成熟期高于分蘖期(P<0.05),晚稻生长季节大于早稻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受土壤类型、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种植制度的综合影响,微生物活动与作物生长有关.冬季种植黑麦草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P<0.05),在有机质分解快、有效养分含量低的土壤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5.
试验在福建漳州裕丰猪场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选择体况、遗传基础相近的哺乳仔猪253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24头,对照组129头,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1~43头。第二部分:选择体况、健康水平相近的断奶仔猪233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25头,对照组108头,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42头,跟踪记录仔猪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饲喂康核防御素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仔猪发病率降低29.03%(P<0.01),死亡率降低58.38%(P<0.01);保育仔猪发病率降低45.98%(P<0.01),死亡率降低38.27%(P<0.01)。康核防御素能够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6.
冬季覆盖作物对南方稻田水稻生理生化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4~2009年以冬闲-双季稻为对照,对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和马铃薯-双季稻4种不同冬季覆盖作物稻田水稻植株的生理生化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稻田冬季覆盖作物处理均能提高双季稻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丙二醛(MDA)含量除早稻的苗期和分蘖期外,其他生育时期均低于对照;各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18.08万穗·hm-2、21.25万穗·hm-2、12.75万穗·hm-2和17.26万穗·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98%、8.50%、13.62%和6.99%,千粒重分别增加0.24g、0.10g、0.14g和0.43g,产量分别增加324.44kg·hm-2、381.17kg·hm-2、91.04kg·hm-2和303.46kg·hm-2;各处理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9.81万穗·hm-2、11.48万穗·hm-2、5.06万穗·hm-2和14.91万穗·hm-2,结实率分别增加6.29%、8.81%、15.11%和8.50%,千粒重分别增加0.93g、0.88g、0.10g和0.90g,产量分别增加302.28kg·hm-2、316.03kg·hm-2、110.13kg·hm-2和468.17kg·hm-2。该研究显示,在南方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可增强水稻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改善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7.
城市郊区农田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对湘潭市郊响水乡稻田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乡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68.84%,稻田Cd的空间分布与距工厂或湘江的距离关系密切;在黄泥田中,重金属分布具有表聚性特征,主要以难溶性形态存在;水稻对重金属有一定富集作用,稻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大于稻米,一般稻草对重金属Cd、Hg、As、Pb的富集系数是稻米的1.8倍以上,土壤Cd污染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下降。总之,响水乡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其中Cd污染较为严重,Hg污染较轻,且存在Cd、As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98.
以湘早籼45号为早稻材料、丰源优299为晚稻材料,在马铃薯–双季稻种植模式下,研究麻沙泥、灰泥、紫泥、红黄泥、黄泥、河沙泥6种不同水稻土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河沙泥处理早稻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高;河沙泥处理早稻的产量较高,3年平均产量为6 806.49kg/hm~2,显著高于紫泥田(6 210.70 kg/hm~2),但与其他处理的差异不明显;各处理3年晚稻的平均产量差异不明显;各处理双季稻的总产量为13 432.91~14 838.89 kg/hm~2,最高的是河沙泥处理,最低的是紫泥田处理,2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
为了评价康核防御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在福建漳州裕丰猪场进行,选择67头健康水平良好,年龄、体况和胎次相近的妊娠母猪,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35头猪,对照组32头猪,共分娩631头仔猪,跟踪记录母猪的生产性能及仔猪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弱仔率下降了85.23%(P< 0.05);死胎率降低6.36%(P<0.05);木乃伊胎率降低100%;初生个体均质量增加10.87%(P<0.01);断奶个体均质量增加9.3%(P<0.01).康核防御素能够显著改善母猪体况,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0.
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推动稻草焚烧、高氮低密等传统稻作技术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型,在稻草还田下设置:常氮常密(T1)、常氮增密(T2)、减氮常密(T3)、减氮增密(T4)4种双季机插栽培模式,研究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下,T4通过早、晚稻基肥减施总氮量的20%,增密27.3%,显著提高了成穗率、有效穗及结实率(P<0.05),早、晚稻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重较T1仅分别减少3.3%、1.3%,早稻产量较T1增加1.6%,晚稻仅降低0.5%,周年产量增加0.4%。稻草还田下,早、晚稻T4的生育期较T1缩短 2 d,有利于保障晚稻适龄机插;早、晚稻的个体SPAD及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群体叶面积衰减率、群体表观转运率、SPAD衰减率及Pn衰减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以T4最低。综上,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虽然抑制了机插双季稻的个体生长,但提高了抽穗期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物质的生产及转运能力,增加了产量库容量而获得高产,为双季稻区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