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22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雏鸡脑脊髓炎的诊断与治疗王福传张玉换赵娟(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鸡脑脊髓炎是以头部震颤,运动失调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成年鸡和产蛋鸡,雏鸡较为少见。笔者曾遇到一起大批雏鸡暴发本病,特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太原市南郊某养...  相似文献   
92.
(一)电动机定子绕组短路 短路使电路中电流局部或全部增大而产生高温,一旦形成短路很容易使电动机烧毁。 (1)绕组与电心之间短路。 (2)绕组与绕组之间,由于相邻两个绕组之间有交叉,长时间摩擦而使电路线皮磨损而发生短路。 (3)同一绕组(同一线圈)之间的匝间短路形成回路,产生很大的感生电流,这个数值达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10倍,不停的在回路中流动,使导线产生热量,电流越大热量越多,就会使导线周围的绝缘材料逐渐破坏,使电动机烧毁。  相似文献   
93.
1发病过程   山西省五台县某专业户饲养雉鸡 800只,采用锯末垫料平养,自配饲料。 2000年 3月 26日突然有 6只鸡发病,病鸡脖颈向上伸直,头扭向一侧,精神兴奋。到 3月 30日发病数已达 264只,死亡 167只,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到养鸡总数的 33%和 20.9%,而且病情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临诊症状   病初羽毛蓬乱,鸡群兴奋不安,骚乱鸣叫,食欲不振,饮水量增加。随着病情发展,食欲废绝,嗉囔软胀,口角流出粘性分泌物。两腿软弱无力,或前后平伸,倒退运动,有的后退几步即瘫于地上,有的则呈一侧性运动。后期病重者精神沉郁,弓…  相似文献   
94.
毒瘟清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药毒瘟清对人工感染鸡进行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治试验,结果发现,以饲料中加入2.5g/kg(中剂量组),连用5d效果最好,相对增重率比药物对照组高出56.1个百分点,比感染不治疗对照组高出94.1个百分点;有效率比药物对照组高出28个百分点,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攻毒前5d,以饲料中加入1g/kg的添加量给药至试验结束的毒瘟清预防组相对增重率、有效率分别为91.8%,96%,均高于其他各组,经生物统计学分析,与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毒瘟清对鸡喉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高力米先,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95.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日增重、死淘率、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3个试验组中,尤以1.5%添加量效果最佳。试验组平均日增重421g,比对照组提高30.75%;饲料转化率平均为2.02∶1,比对照组提高10.62个百分点;成活率平均98.3%,比对照组提高13.3个百分点;头均公斤增重成本2.60元,比对照组降低26%。  相似文献   
96.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灌溉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化学特性、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有着显著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碱解氮含量和放线菌数量降低.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而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条件下,以控制灌溉模式,施氮量180 kg·hm-2,产量达到11 495 kg·hm-2,节本增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97.
在防雨棚池栽试验中应用通气法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稻田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及损失量。结果表明,稻田施用氮肥后有明显NH3挥发损失,整个生育期累计氨挥发量为31.67~69.70kg·hm^-2,占施氮量的17.95%~28.64%;不同生育时期氨挥发量的大小依次为返青期〉拔节孕穗期〉分蘖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挥发高峰出现在施氮肥后的1~3d内;随着施氮水平增加,田间氨挥发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稻田水分状况对NH3挥发损失具有重要影响,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氨挥发总量和氨挥发损失率均较小,且不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就氨挥发损失率而言,在试验条件下水氮耦合效应显著,以控制灌溉模式下施氮量为180kg·hm^-2时的氨挥发损失率最低,为17.59%。  相似文献   
98.
多环境下粳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粳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3个环境下对全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进行了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共检测到43个主效QTL和29对上位性QTL。利用非条件QTL定位方法检测到37个主效QTL和26对上位性QTL。其中,籽粒产量定位到3个主效QTL qGY1.2、qGY7.1和qGY9,未检测到上位性QTL。利用条件QTL方法分别将全生育期、株高、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和生物产量各自调整到同一水平后,籽粒产量共检测到9个主效条件QTL和3对上位性QTL,其中3个主效QTL与非条件下定位到的相同。位于第9染色体长臂区间RM6570-RM5652的qGY9在非条件及全生育期、株高、穗数、粒数和百粒重调整到同一水平后均可检测到,但加性效应、贡献率并不相同,显示该区间来自C堡的片段能够增加株高、穗数和百粒重从而增加产量。通过条件方法在第3染色体长臂区间RM7097-RM448及第6染色体长臂区间RM162-RM5753上定位到的产量QTL增加籽粒产量的等位基因可以降低株高,缩短生育期。  相似文献   
99.
合理密植是韭菜高产的关键。本文采用直播、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不同的种植方式采用不同的播量,以探索久星19号F_1韭菜新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若采用直播方式,以播幅10 cm、播量60 kg/hm~2的处理产量、经济性状较好;若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则以基本苗600万株/hm~2的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14-3-3基因在甘蔗黑穗病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甘蔗抗黑穗病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筛选出的1个与14-3-3基因同源的EST序列作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从甘蔗ROC22品种中分离到1个Sc14-3-3基因(Gen Bank Accession Number:KJ577592),并对其序列信息和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ORF长771 bp,编码256个氨基酸残基;Sc14-3-3是定位于细胞质的亲水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及信号肽,有10个Ser、3个Thr和7个Tyr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并在N-端有4个蛋白结合区和1个多核苷酸结合区,对翻译和能量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该蛋白属非ε类群,其N-端和中间区域在不同物种间相对保守,C-端差异相对较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c14-3-3基因可能参与甘蔗对生物逆境的细胞免疫响应,其对Me JA介导的信号途径应答较SA和ABA早;黑穗病菌胁迫下,Sc14-3-3基因在甘蔗抗感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其在抗黑穗病品种YC05-179中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变化明显,揭示了该基因参与甘蔗对黑穗病的应答反应。以上结果为甘蔗Sc14-3-3基因的功能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资料,并为今后甘蔗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后备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