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实蝇类害虫对寄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淑颖  肖春  孙阳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92-95,101
实蝇类害虫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因素对寄主进行选择,寄主果实的颜色、气味、成熟度、种类及实蝇害虫本身的生理状态和记忆性在寄主选择上均起作用,而颜色和气味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依据实蝇对寄主的上述选择合理设计诱捕器并正确配制引诱剂可对实蝇进行有效的诱捕防治。  相似文献   
42.
不同方法对杨梅园果蝇田间诱集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蝇是近年为害杨梅Myricarubra最为严重的害虫。其繁殖周期短,通常1周左右即可繁殖1代,且成虫寿命期长,杨梅成熟季节果园内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果蝇的生存和繁殖。果蝇主要为害成熟杨梅果实,雌虫将卵产于杨梅果实中,卵孵化后幼虫在果实内蛀食,造成果实表面凹凸不平,果汁外溢,品质变劣,严重影响产品的鲜销和深加工。  相似文献   
43.
取食对锥腹肖蛸雌蛛体内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取食对锥腹肖蛸(Tetragnathamaxillosa)雌蛛体内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饥饿时相比.取食后的雌蛛头胸部的酯酶同工酶带数和乳酶脱氢酶同工酶带数明显增加,腹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增加二条。  相似文献   
44.
橘小实蝇化蛹深度和浸水对蛹期及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有效防治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对该虫化蛹深度和浸水对其蛹期和羽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蛹龄24h浸水时间为12、24、36、48、60、72h和对照(CK)的蛹期分别为11.2、11.9、12.3、12.8、13.5、14.2、10.5d,羽化率分别为84.4%、73、6%、71.0%、74、2%、70.0%、44.8%和97.0%;蛹龄48h浸水后的蛹期分别为11.2、11.5、12.0、12.2、13.0、13.4和10.2d,羽化率分别为96.2%、90.3%、86.6%、81.5%、78.8%、70.9%和100.0%。浸水和土壤高含水量可以使其蛹期延长,每浸水一天,蛹期则延长一天。蛹浸在水中72h造成死亡率增加。橘小实蝇化蛹多集中在土表下2~5cm处,各深度的化蛹率与羽化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行为观察揭示物理与化学因素联合作用对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产卵行为的影响,为马铃薯块茎蛾行为调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马铃薯块茎分别用药液(庚醛、桉叶油醇)浸泡后晾干、用纱布或浸透块茎汁液的纱布包裹块茎,之后在温度(27±2)℃,相对湿度50%—70%,光周期L:D=14:10环境条件下,于暗期(光照强度1.0—1.5 lx)观察马铃薯块茎蛾已交配雌虫在马铃薯块茎上产卵行为表现(包括滞留时间、降落次数、试探产卵次数和落卵量)。【结果】当用低浓度庚醛溶液(0.5 mg·L-1)处理块茎后,可显著延长雌蛾在块茎上的滞留时间,导致总落卵量(块茎上落卵量+块茎外落卵量)增加,但是不会引起试探产卵次数和降落次数的明显变化。当用庚醛溶液(30 mg·L-1)处理块茎后,能够引起滞留时间、降落次数和试探产卵次数的显著降低,并导致总落卵量显著增加。当用低浓度桉叶油醇(6 mg·L-1)处理块茎后,可导致块茎上落卵量显著增加,但滞留时间、降落次数及试探产卵次数均无显著差异。当用高浓度桉叶油醇溶液(30 mg·L-1)处理块茎后,可显著降低雌蛾在块茎上的滞留时间、降落次数和试探产卵次数,同时引起块茎外的落卵量显著增加,但不会引起总落卵量的明显变化。当用纱布包裹块茎后,会显著降低雌蛾的降落次数、试探产卵次数,但不会显著改变滞留时间,块茎上的落卵量以及总落卵量均显著增加。当用浸有块茎汁液的纱布包裹新鲜块茎后,亦获得类似结果。当用含有庚醛(0.5 mg·L-1)的纱布处理块茎后,与空白对照相比,可显著增加雌蛾在块茎上的滞留时间和块茎上的落卵量,同时显著减少雌蛾的试探产卵次数、降落次数;与单一使用庚醛(0.5 mg·L-1)相比,可显著减少雌蛾的试探产卵次数、降落次数,同时显著增加雌蛾在块茎上的落卵量和总卵量;与单一使用纱布处理相比,在各项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庚醛能够刺激已交配雌蛾在更加密集的时间产卵;在浓度为30 mg·L-1时,庚醛对已交配雌蛾具有驱赶作用;在浓度为0.5 mg·L-1时,庚醛对已交配雌蛾具有吸引作用。桉叶油醇溶液浓度为30 mg·L-1时,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仅有驱赶作用。纱布包裹、纱布浸透块茎汁液、6 mg·L-1桉叶油醇溶液仅有刺激已交配雌蛾在更加密集的时间产卵的作用。化学刺激(0.5 mg·L-1庚醛)结合物理刺激(纱布)是纱布刺激产卵作用和0.5 mg·L-1庚醛吸引作用的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桔小实蝇对不同石榴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及其与子代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石榴桔小实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禄子、光颜、沙子、酸甜和厚皮5个石榴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桔小实蝇成虫在不同石榴品种上的着卵量和幼虫取食5个石榴品种后的发育历期、化蛹进度、成活率等相关生长发育参数,分析桔小实蝇对不同石榴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及其幼虫的取食适应性。【结果】桔小实蝇偏好在禄子和光颜品种上产卵,在两者果实和果粒上的着卵量分别为30.50、92.00粒/果和39.75、87.75粒/果;在2个品种上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较短,分别为10.57、11.97d和11.53、10.03d;化蛹进度更快且蛹重更重,蛹重分别为9.65和9.12g;化蛹率和羽化率更高,分别为90.00%、67.50%和91.67%、81.67%。【结论】桔小实蝇对石榴不同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存在明显差异,石榴品种的果皮和气味对其产卵选择有影响,且桔小实蝇产卵选择性与其子代生长发育适应性相关联。在桔小实蝇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优先选择种植桔小实蝇不喜产卵和不利于其子代生长发育的酸甜和厚皮品种,可有效抑制桔小实蝇田间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48.
2种树枝把在田间对棉铃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枝把与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枝把男单对棉铃虫Heli-couerpa armigera(Huebner)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2种树枝把在男单均能有效地诱集棉铃虫;加拿大杨枝把的诱蛾效果要强于枫杨枝把;枫杨枝把与加拿大杨枝把诱集的雄蛾量与上把的雌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田间雄蛾量相关性不显著;将枫杨与加拿大杨制成混合枝把后与加拿大杨枝把相比诱蛾量没有变化,但与枫杨枝把相比则诱蛾量显著增加,把上的雄蛾量与上把的雌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田间雄蛾量无显著相关;各种树枝把上的棉铃虫雌雄比均大于1。在预测田间棉铃虫的发生时,用加拿大杨枝把诱蛾优于枫杨枝把和混合枝把。  相似文献   
49.
印楝素与鱼藤酮及其复配混剂对斜纹夜蛾的毒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印楝素和鱼藤酮及其复配混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鱼藤酮单剂的毒力作用为一种剂量依赖关系;其复配混剂的触杀最佳配比为2∶6,此时印楝素和鱼藤酮浓度分别为200μg/mL和100μg/mL,共毒系数为423.15;其复配混剂的拒食最佳配比为3∶5,此时AFC50为1.2mg/L,发育抑制率达90%以上只需35mg/L。  相似文献   
50.
锥腹肖蛸体躯不同部位三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雌性锥腹肖蛸体躯不同部位的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这三种同工酶在锥腹肖蛸体躯不同部位均有显著差异。酯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头胸部和腹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腹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头胸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