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从污染鱼塘底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能有效降解低浓度呋喃唑酮的细菌F5,经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30℃静置避光培养30 d后,该菌株对0.75、1.0和2.5 mg/L呋喃唑酮的降解率分别为58.8%、64.1%和38.2%。温度为20~25℃更有利于该菌株的降解作用,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均能达85%。碳源和氮源浓度的提高均能促进该菌株的生长和对呋喃唑酮的降解。在0.5 mg/L低磷浓度下,该菌株生长受抑制但降解活性增加,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达71.8%。  相似文献   
42.
葛钼  肖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919-3922
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纳米氧化锌暴露下大肠杆菌的生长、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以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以及可能的毒性机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细胞生长;纳米氧化锌浓度越高,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大,其半效应浓度(EC50)为251 mg/L。在纳米氧化锌暴露下的大肠杆菌的细胞中ROS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而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升高。这说明氧化损伤是纳米氧化锌的重要毒性机制,同时大肠杆菌能够通过提高酶活性对纳米ZnO暴露做出应激的反应以减轻其对细胞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探讨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方法。本研究拓展了素质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特种稻的类别及信阳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特种稻的类别以及河南省信阳市现有的特种稻种质资源。目前的研究及应用因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而直接制约了该地区特种稻的研发。针对这些问题,对信阳将来特种稻的选育和产业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5.
多效唑对夏大豆的生物学效应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多效唑是植物内源激素赤霉素的拮抗物,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生,使植株健壮、抗倒。为了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大豆增产新途径,于1990~1991年在夏大豆花期进行了喷施多效唑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在罗山县高店乡进行。供试大豆品种为中豆19。多效唑为15%可湿性粉剂,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试验地黄棕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1990年用200ppm多效唑分别在始花期(7月22日)、始花后7天、盛花期(8月5日)每亩50kg液以背负手摇式喷雾器均匀喷雾,以喷清水为对照。1991年用0、100、200、300ppm多效唑于始花后7天(7月27日)喷施。从施药当日起,小区定点10株,每隔7日测定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处理后的第10天测定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两年试验均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等行距种植,6行区,  相似文献   
46.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发展速度快,死亡率较高,会阻碍羊的健康生长发育,是威胁羊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惠水县近年来羊养殖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损害了养殖效益,养殖户必须针对该疾病做好防控。主要分析了惠水县羊养殖现状,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防治技术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野菊花中杀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3种病原菌为指示菌种,对野菊花中杀菌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活性测定.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技术,从野菊花乙醇浸膏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到一种具有农用杀菌活性的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氧谱及碳谱等分析确定为刺槐素7-芸香糖苷(acacetin 7-rutino-side).该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为0.0690 mg/mL.  相似文献   
48.
单宁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产菌株黑曲霉I11-N14的产酶,发酵条件以及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产酶的影响研究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96h、摇床转速240r/min、添加单宁酸2.00%、pH5.5和温度30℃。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Mn^2 ,Sn^2 可促进单宁酶的产生。表面活性剂EDTA抑制产酶,而二甲苯和SDS对产酶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9.
笔者从建立猪场管理评估体系的意义和如何建立管理评估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0.
姜辣素是姜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和风味成分。综述了姜辣素的化学组成、性质、功效作用及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