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肖翠红  迟丽  孙冬梅  张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47-10448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丝核菌对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及不同拮抗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活体接菌法研究了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和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对不同品种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并通过喷施生防菌研究了不同拮抗菌(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强于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其中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叶的病指仅为25%,对茎的病指为50%。细菌对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抑菌率可达88%;细菌与放线菌的混合液对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的生防作用较明显,抑菌率达90%。[结论]为马铃薯栽培及黑痣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锌对仔猪生长、生化指标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选用30日龄断奶三江白仔猪50头,随机分为5组,在各组日粮中添加0、2000、2500、3000和3500 mgkg-1氧化锌(ZnO)。消化试验以Cr2O3作指示剂进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测定。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8%、12.1%、20.5%(P﹤0.05)和22.5%(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98%、2.24%、9.70%和10.45%;腹泻频率分别降低22.3%、37.2%、33.5%和51.5%。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氧化锌可显著提高血清锌和IgG的浓度,有提高血糖、总蛋白、白蛋白和胆固醇的趋势,但对尿素氮、钙和磷无影响。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高锌可提高日粮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硒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四元二次方程回归旋转正交实验设计,探讨浸提次数,浸提剂倍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硒多糖浸提率的影响。建立了因素和浸提率的数学模型,初步确定了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和基本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验中,给一月龄幼兔给予了含有浓度分别为0、150和300 mg.L^-1氟化钠的饮用水为期40 d的处理,测量其肌肉、肝和血浆钙、镁和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肌肉、肝和血浆中钙和镁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其血浆磷水平出现了不具有明显差异的增加。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饲养动物的饮用水中若含有较高的水平的氟化物应添加钙和镁以维持钙和镁的代谢稳态。  相似文献   
15.
制备高品质的沙果渣膳食纤维,以沙果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纤维素酶酶解法制备高活性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后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50 U/g,酶解时间80 min,酶解温度45℃,pH值4.6,此时测得SDF/TDF为18.86%。该条件下所得的膳食纤维呈淡黄色,其持水力为6.87 g/g,持油力为7.36 g/g,膨胀力为6.54 mL/g。  相似文献   
16.
RNA干拢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以其特异性、高效性对特定基因进行有效沉默。本文主要对siRNA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标记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过程、种类、基本原理、特点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测实验室获得的有益拮抗放线菌的促生能力,以烟草种子为研究材料,利用放线菌不同浓度发酵液喷雾的方式,研究了其发酵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摇床培养得到的4种发酵液按1.1+4.1、E+C、1.1+4.1+E+C的组合配制成3种不同混合发酵液,每种混合发酵液分别用Hoagland营养液和无菌水配制成10%、20%、40%、50%、60%不同浓度梯度,对烟草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20%~50%的浓度时,实验室筛选的生防能力较强的4种放线菌对烟草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发芽势增加;当发酵液的浓度达到60%时,对烟草种子的萌发出现抑制作用,发芽势减弱。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秸秆还田过程中的腐解效率,减轻还田产生的病害加重现象,以稻草、麸皮为基本培养基,以黄绿木霉菌(拮抗真菌)、角毛壳菌及绿色木霉菌(纤维素高效降解微生物)为研究材料,测定3种不同菌种及混合菌发酵液处理下滤纸酶、棉花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通过秸秆翻埋试验测定混菌发酵液和商业菌剂处理大豆秸秆发酵前后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变化并探讨最适秸秆翻埋长度和深度。探讨混菌培养对纤维素酶产生能力及对大豆秸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纸酶活性、棉花酶活性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均为黄绿木霉菌、角毛壳菌和绿色木霉菌3株菌混菌发酵的产酶能力最强,混合菌发酵的3种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385. 12,454. 30和495. 12 U。混菌发酵液处理与商业菌剂处理的大豆秸秆粉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含量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混菌发酵液处理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可达66%和76%。大豆秸秆降解率与秸秆强度的变化说明:在大豆秸秆长度为3 cm,翻埋深度为10 cm时,秸秆降解率最高。添加混合菌剂的处理的秸秆降解率较对照提高50%以上,同时秸秆的强度降低约5倍,穿刺力降低。结果证实了3株不同真菌在秸秆降解中复合应用的可行性,可作为大豆秸秆还田中有效的腐解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黄绿木霉菌(Trichoderma aureoviride)的拮抗性能与硝酸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大豆菌核病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指示菌,采用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两种方式,检测添加不同浓度硝酸镧对黄绿木霉菌拮抗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镧含量为210μg·m L-1对黄绿木霉菌菌丝生长出现抑制,达到1 000μg·m L-1时可完全抑制黄绿木霉菌的生长,但低于180μg·m L-1的硝酸镧浓度可刺激黄绿木霉菌的生长;硝酸镧浓度高于330μg·m L-1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菌丝生长出现抑制,达到1 100μg·m L-1时可完全抑制大豆菌核病核盘菌的生长。一定范围内,硝酸镧的添加对黄绿木霉菌拮抗大豆菌核病核盘菌无影响,对峙培养抑菌率仍可达100%;发酵中添加硝酸镧后,粗提物抑菌能力不变,但拮抗带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