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试验分别选取45(D45)、90(D90)、150(D150)和270(D27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金华猪各4头,测定其体重和背膘厚;并采集回肠黏膜及其内容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金华猪体重和背膘厚均显著增加(P<0.05)。2)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s binding protein,FABP)编码基因FABP1、FABP2和FABP4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均呈显著增加(P<0.05)。3)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金华猪回肠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Romboutsi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主要优势菌属;随着日龄的增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先增加后降低;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和Romboutsia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增加;PCoA分析表明,各日龄有显著不同的聚类。4)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金华猪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FABP2和FABP4表达水平与背膘厚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80 1、0.597 9和0.795 3;金华猪回肠菌属EpulopisciumMycoplasma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FABP2和FABP4和背膘厚的相关性系数范围分别为0.38~0.76、0.45~0.64。由此可见,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呈现发育性变化,且与脂肪沉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早期断奶及谷氨酰胺添加对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分别选取哺乳、断奶和饲喂谷氨酰胺的小母猪用于试验,采用色谱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血清游离氨基酸中,断奶组的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断奶组的异亮氨酸、蛋氨酸、苯甲基丙氨酸、苏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谷氨酰胺组的苏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的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和缬氨酸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氨基酸代谢产物中,断奶组的γ-氨基正丁酸、牛磺酸、瓜氨酸、肌肽、乙醇胺和羟赖氨酸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断奶组的α-氨基己二酸、胱硫醚、鹅肌肽、1-甲基组氨酸、3-甲基组氨酸、磷酸乙醇胺、磷酸丝氨酸和尿素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谷氨酰胺组的鸟氨酸、鹅肌肽和磷酸乙醇胺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的α-氨基己二酸、α-氨基正丁酸、肌肽、乙醇胺、羟赖氨酸、磷酸丝氨酸和尿素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合理饲喂谷氨酰胺有助于游离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恢复到正常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试验组代谢物的表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表明,苏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鹅肌肽、磷酸乙酸胺、乙醇胺和羟赖氨酸等是较为重要的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由此可见,仔猪在早期断奶阶段机体的血清的氨基酸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且添加谷氨酰胺能明显调节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33.
为调查浙江省即食生鲜果蔬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在2018年6—10月随机抽取基地和市场环节的香瓜等10种即食果蔬品种共111个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香瓜和萝卜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4种致病菌污染情况,以及生菜、黄瓜等8种果蔬中大肠埃希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111份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6份,检出率为14.4%,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9%,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5.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8%。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的样品多为超市、农贸市场环节样品,表明即食果蔬致病菌的污染易发生在采后环节。浙江省2018年即食生鲜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需加强采后流通环节交叉污染防控,保障即食果蔬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34.
试验旨在测定酶解羽毛粉的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同时研究酶解羽毛粉替代日粮中鱼粉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酶水解法对水解羽毛粉和酶解羽毛粉进行消化测定其蛋白质消化率。饲养试验选用135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3%秘鲁鱼粉组),处理Ⅰ和Ⅱ(酶解羽毛粉50%和100%替代秘鲁鱼粉)。结果表明:酶解羽毛粉体外蛋白质消化率比水解羽毛粉提高了15.38%(P<0.05)。处理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增重比及蛋白质消化率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生产性能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酶解羽毛粉100%等蛋白替代秘鲁鱼粉组为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具备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为了比较不同贮藏环境条件对鸡蛋新鲜度的影响,将鲜鸡蛋置于不同贮藏温度(5、10、20、30℃)和光照/避光环境条件下,测定鸡蛋质量、哈氏单位、气室、蛋黄系数、浓蛋白含量、蛋白pH值、蛋黄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等新鲜度品质指标,分析品质指标与贮藏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规律,并构建与应用鸡蛋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低温(5℃、10℃)贮藏的鲜鸡蛋和避光条件下贮藏的鲜鸡蛋品质优于高温(20℃、30℃)贮藏和光照环境条件下贮藏的鲜鸡蛋,且贮藏温度与鲜鸡蛋质量、哈氏单位、浓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等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气室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构建的鸡蛋货架期预测模型,为今后鲜鸡蛋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品质分级和下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为分析家禽屠宰场存在的水体、地面和与鸡肉接触的屠宰器械表面的菌群结构及其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在浙江省某大型屠宰场的挂禽间、宰杀沥血间、浸烫间、脱毛间、净膛间区域取存在水体,用无菌纱布擦拭各区域的地面和器械表面采集微生物,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V3-V4的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并用PCR对细菌的9大类24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屠宰场不同区域水体、地面和屠宰器械表面微生物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7.55%~88.99%、3.45%~59.78%和4.35%~31.78%;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栖热菌属(Therm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约占总类群46%。共检测到21种耐药基因分布在这些样品中,其中sulⅠsulⅡqnrS的检出率为100%,blaTEMtetBaadA1的检出率为94.4%,floRmecC的检出率为88.9%。由此反映出屠宰场不同区域的水体、地面和屠宰器械表面存在一些条件性致病菌和腐败菌,且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37.
为调查浙江省杨梅微生物污染情况,在2016年5—6月对浙江杨梅主产区基地和市场样品进行随机抽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杨梅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卫生指示微生物,以及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食源性致病菌,并运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产品总体安全。样品菌落总数检出范围为30~4 536 000 g-1,霉菌总数检出范围为20~930 000 g-1,酵母总数检出范围为360~4 552 000 g-1,大肠菌群检出率为48.9%、检出范围为0~110 g-1,市场样品微生物检出值高于基地样品,并鉴定出大肠埃希菌等10株条件性致病菌。建议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即食果蔬微生物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38.
为探讨完成妊娠后母猪体重变化与尿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随分娩后时间变化的规律,选取了年龄胎次基本一致的长大母猪5头,饲喂同样的日粮,分别在分娩前1天,分娩当天,分娩后第3天,分娩后第10天,分娩后第22天和分娩后第24天早上饲喂前空腹称重并收集尿液样品。据国家标准GB/T13885-2003,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猪尿液中各矿物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分娩母猪体重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明显地降低(P<0.05);尿液中钾、锌、铁离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升高(P<0.05),而钙(P<0.05)离子随时间的变化有明显降低。表明母猪体重和尿液中部分矿物元素含量会随时间的推移有显著的变化,为生产中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饥饿对克氏原螯虾仔虾消化酶和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照组连续饱食投喂6 d,处理组分别饥饿1、2、3、4、5、6 d,每组3个重复,研究了短期饥饿对克氏原螯虾仔虾消化酶活力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饥饿过程中,处理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及纤维素酶变化趋势相同,先减小后增大,饥饿2 d后,4种消化酶均最小;淀粉酶与类胰蛋白酶活力比值(A/T值)不断增大.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克氏原螯虾仔虾体内水分含量逐渐增多,总蛋白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断减少,总脂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0.
旨在阐明污染小麦的真菌的结构组成并分析污染小麦的真菌与麦粒中呕吐毒素(DON)浓度之间的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麦粒中的DON含量,选取DON浓度为高、中、低[DON含量分别为(2 982±1 534)、(972±251)、(42±1)μg/kg]的小麦样品各12份,抽提3组小麦微生物DNA进行真菌测序。结果表明,通过基因组DNA提取、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共得到820个运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简称OTU)。基于不同分类水平的分析可知,其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46.964 0%、0.722 1%;优势菌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附球菌属(Epicoccum),分别占16.987 9%、5.570 1%。3组小麦中的真菌物种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由研究结果可知,小麦中存在一定的病原真菌污染,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葡萄孢属(Botrytis),有必要对携带真菌毒素DON小麦中的真菌结构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