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武平县天然阔叶林砍伐后火烧山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表明: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自然更新和人工更新比原始林,土壤容积质量增加;总孔隙度下降;而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以及自然含水量变化比较复杂,有的增加,有的下降.而人工更新比自然更新其土壤物理性质变差.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以苍山大蒜为材料,在河南中部秋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重量的种瓣对大蒜的茎叶、根系,生长动态、蒜瓣的形成以及群体产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种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断尾育猪就是在猪7~14日龄将尾巴距尾根2.5cm处断除。方法是用牛筋线沾消毒液后在第二尾骨与第三尾骨间勒紧,5~7天自行脱落,达到断尾目的。断尾育猪好处如下。 1.提高猪日增重、节约饲料。猪每天摆尾消耗的能量占日代谢能的15%,如果把这部分能量用于脂肪沉积可提高日增重2%~3%,节约的饲料可饲喂1只产蛋鸡。 2.改善屠体品质。断尾后猪的肌间脂肪沉积增多,咀嚼阻率降低,适口性增强,屠宰率提高4%~5%。 3.减免咬尾症的发生。咬尾是猪的恶癖,将仔猪断尾可控制该病发生。 4.降低仔猪死亡率。初生猪断尾后,可提高窝成活率,原因是哺乳母猪有可能无意中压住仔猪的尾部,造成伤亡。有的母猪有恶癖,专噬仔猪尾巴,断尾后则可免除。 5.利于授精。断过尾的种猪在人工授精时可免去拽尾一步,操作方便,减少精液污染。 (广西农业厅)  相似文献   
34.
甲磺隆等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根长对4种磺酰尿类除草剂反应的标准曲线分别为:甲磺隆Y=1.792-0.224X;绿磺隆Y=1.907-0.203X吡嘧磺隆Y=1.812-0.221X,苄嘧磺隆Y=1.937-0.199X。其LC50值分别为0.19,0.58,0.24.0.82ng/g,可作为检测其残留量的下限,5.12ng/g和20.48ng/g两种浓度的甲磺隆在室内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1.7d和38.2d90%的消解  相似文献   
35.
辐射诱育柑桔无核品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干种子选育出的7号无核甜橙(9个株系)和8号无核甜橙(5个株系)的花粉育性和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两品系PMC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Ⅰ有高频率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后期到末期出现较高频率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不均等分裂以及低频率的多极分裂、染色体断片和微核等异常现象。这一结果说明,辐射诱发的染色体联会消失和结构变异(倒位、易位)引起PMC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致使两品系花粉高度不育,表现出无核性状。研究结果还表明,两品系的无核性状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6.
水杉人工林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大围山实验林场16年生水杉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抚育间伐后的水杉林现存密度为1300株/hm^2,生产力为9.87t/hm^2·a。该场水杉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7.
1株野鸭源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的分子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8月采自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野鸭咽喉和泄殖腔拭子中监测到并成功分离出1株禽流感病毒。经亚型鉴定确定为H4N6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maliard/ZhaLong/88(H4N6)。携带该病毒的野鸭外观健康,为隐性带毒。对此株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的8个节段进行全序列扩增并测序,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不同来源的H4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了遗传变异关系及此株病毒的潜在致病力特点。  相似文献   
38.
39.
旱作水稻新品种旱72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属季风区半干旱农业区。其气候特点是自然降水少,而且年际间变化大、季节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上水利资源贫乏,是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实行水稻旱作,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提高土壤中水分的利用率,对以旱粮作物为主地区,改变作物品种构成,变粗粮为细粮,为北方和我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因此,国家在“七五”期间把耐旱水稻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列为攻关课题,我们开展了耐旱性强的适宜旱作的水稻新品种、新组合的选育工怍。旱72品种就是适应这种形势而选育成功的。一、选育经过旱72是采用籼粳杂交,在水栽、旱作交错栽培条件下,集团与个体选择相结合方法从  相似文献   
40.
名优绿茶的制作,过去都是靠手工操作,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质量也不稳定,且经济效益提高也不快。鉴此,江阴市林场从1991年开始进行了机制名优绿茶——要塞曲毫的研制,经过四年的努力,获得成功,1994年8月通过了技术鉴定。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