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超干长期贮藏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硅胶干燥的方法对籼稻、粳稻和杂交籼稻3种类型的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并经过9年室温密闭贮藏。通过发芽试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表明,粳稻秀水37的种子不适宜室温下长期贮藏,籼稻(浙733)和杂交籼稻(协优46、汕优63)种子在含水量分别降至2.7%和5.0%左右时生活力和活力最高,发芽率达到80%左右,其中杂交籼稻种子耐藏性更好,发芽率只下降了8%~9%;但在过高或过低的含水量条件下,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均明显下降。POD活性与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设标准地,对大小兴安岭主要采伐利用的优良树种兴安落叶松母树林结实规律进行研究。采用C/N比法估测翌年种实产量丰欠年。如果平年以上,则在采种前还可进一步用模型对林分种实产量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穗上发芽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杂交水稻制繁种生产中,经常发生穗发芽现象.本试验对以培矮64S、协青早A、珍汕97A、K17A等7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中9308、明恢63、中2070等17个恢复系为父本,对杂交种子进行田间穗上发芽的测定、新收种子室内发芽试验及种子α-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子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平均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  相似文献   
14.
应用A-PAGE电泳方法鉴定豇豆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3种提取液提取种子醇溶蛋白,利用改进的ISTA小麦和大麦醇渣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方法对豇豆不同品种种子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以20%二氯乙醇+1%2.巯基乙醇+18%的尿素为提取液。且加样量为10μl时,电泳图谱条带清晰,可以对豇豆品种进行有效地鉴定。利用超声波处理样品可以缩短样品提取时间并得到同样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种子在贮存过程中,因生理代谢异常活跃,呼吸作用旺盛,促使种子劣变加速,结果造成杂交水稻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下降.目前多采用低温库(15℃)方法来保存杂交水稻种子,但使用成本较大.本试验用成本低、处理简便的贮前浸种回干方法对杂交水稻种子抗劣变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甘蓝型杂交油菜杂种秦油 2号、不育系陕 2 A和保持系陕 2 B种子胎萌发生情况及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些种子的胎萌发生在开花后 19d左右 ,并随着种子发育日趋成熟而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而常规品种垦 C1种子胎萌发生在成熟后期 (开花后 31d) .甘蓝型杂交油菜种子因胎萌引起生活力和活力降低 ,种子胎萌也引起种子含油量下降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但是对种子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 ,这可能与种子胎萌时相应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花期喷施不同浓度EDTA对低酚棉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结果表明,EDTA有助于增强低酚棉根系活力,使棉株稳健生长;增强功能叶中全氖和叶绿素含量,提高SOD和POD活性,延长棉叶的光合功能期;促进茎皮中光合产物外运和利用,增加结实器官中干物质积累比例。同时EDTA有促进低酚棉现蕾、增结伏桃及增铃重的效果,从而提高皮棉产量,花期喷施EDTA200mg·L-1对大多数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和增产效只是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种子穗萌遗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穗萌抗性水平不一的6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为亲本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试验设计,并运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遗传模型及估算遗传方差分量和预测遗传效应值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杂交水稻种子穗萌特性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种子的穗发芽率同时受种子直接加性、种子直接显性和母体加性效应的影响,且以种子直接效应为主,不受细胞质和母体显性效应的影响。在选择育种中,田间穗上发芽率以单粒选为好。而穗萌指数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但母体植株中只测到显著的母体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市售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含水量、净度、发芽率、病虫感染率、品种纯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供试的68个玉米品种,有13个品种种子为不合格种子,合格率为80.9%;其中糯玉米种子合格率为84.2%,甜玉米种子合格率为61.1%,普通玉米种子合格率为100%。此外,从包装标注分析,共有12个品种种子包装标注不规范,种子标签合格率为82.4%;其中糯、甜、普通玉米种子包装标注合格率分别为81.6%,72.2%和100%。最后,对提高种子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 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保康灵1号(BKL1)在鲜食糯玉米上的应用效果,探明BKL1对产量和抗病性的影响,以浙江省鲜食糯玉米主栽品种浙凤糯3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产量和锈病病情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BKL1处理能够提高鲜食糯玉米叶绿素含量、果穗穗行数和行粒数,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324%。此外,BKL1处理明显降低玉米锈病的病情指数,其防效明显优于化学农药多菌灵。因此,BKL1处理能够提高鲜食糯玉米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同时BKL1通过激活玉米的免疫系统,增强其抗病能力,从而减少锈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