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林业   59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动态反应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盛蕾期至盛花期164个棉花品种对黄萎病反应的动态田间鉴定,获492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相互比较,提出了动态反应型的概念。并说明了分类标准,分析了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32.
垂枝杉种质资源的RAPD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RAPD标记对垂枝杉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杉木其它类型作对照,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垂枝杉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变异占总变异的15.6%;3个垂枝杉群体遗传相似度高,与其它杉木类型的遗传相似度低;垂枝杉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和一致的表现型。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垂枝杉是杉木的一个自然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33.
枫杨散生木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有效利用枫杨优良遗传资源,建立枫杨散生木优树选择的方法体系,以期为挖掘枫杨遗传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野外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江汉平原枫杨散生木年龄与胸径的回归方程为Y=0.737X 10.277。以初步选出的24株候选优树为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年均生长量、高径比、枝下高、冠幅、冠径比、分枝角、树皮厚度和最粗分枝制定各性状的权重。结合初选优树的数量指标和形质指标,利用综合评分法评选出枫杨散生木优树6株,入选率为25%。建立的综合评分法为枫杨散生木优树选择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4.
林业血防发展二十多年来,从科学研究成功引领实施林业工程,成为血防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支撑林业发展的典范。本文在总结我国血防工作和林业血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林业血防的理念、机理和建设成效,指出了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时期全国血防工作与任务,对今后林业血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杨树人工林连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笔者通过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的数量分别下降34.38%、14.38%、56.63%,土壤微生物总量下降56.05%。连栽导致土壤磷酸酶活性下降20.00%,脲酶活性下降11.54%,蔗糖酶活性下降29.39%,蛋白酶活性下降50.00%,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1.92%,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100.0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植代数间,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总量、蛋白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36.
从江汉平原自然资源及杨树栽培品种、育苗造林技术、定向培育、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加工利用等方面阐明了杨树产业发展的概况,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江汉平原杨树产业具有非常显著的综合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7.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引进的5个楸树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苗期无性系对比试验,并对组培苗移栽时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1a生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间1a生株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冬季受冻害差异极显著,5个无性系中001-4表现最好;组培苗移栽前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无性系1a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影响,苗期生长状况仅与无性系相关。本研究为楸树无性系组培苗的苗期选择及移栽方式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利用新型分子标记EST-SSR鉴定湖北省内的主栽黑杨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ST-SSR标记是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数据信息,并结合SSR标记特点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本文利用12对EST.SSR标记对湖北省内目前主要栽培的8个黑杨品种进行分子鉴定,同时对不同EST.SSR位点进行相关遗传参数分析.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仅需4对EST-SSR引物即可将8个亲缘关系较近的黑杨品种完全区别开来.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多态位点百分比为58.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9个,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61,平均杂合度为0.35.这些结果表明,杨树EST-SSR标记完全可以应用于品种鉴定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39.
秃杉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 1个多态随机引物对 3个秃杉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天然群体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各位点平均基因多样度为 0 41 92 ,3个秃杉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 ,1 9.5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通过秃杉种内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为今后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秃杉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连栽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物理结构退化,土壤容重增大0.71%,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分别降低0.41%和6.89%,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增大,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减小;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连栽导致大量元素下降2.88%~12.20%,其中对N影响最大,K次之,P最小;连栽导致微量元素下降2.27%~53.37%,其中对Zn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Cu、Fe、Mn和S;连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影响,随着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的数量分别下降34.38%、14.38%、56.63%;第2代林地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较第1代林分别下降20.00%、11.54%、29.39%、50.00%和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