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林业   59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枫香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对25个枫香种源种子千粒重、出苗率和1a生苗高生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种子千粒重、播种出苗率和苗高生长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与出苗率极显著正相关,与苗高相关不显著,以苗高为选择指标,初步选择广西岑溪、云南富宁、广东翁源和海南霸王岭4个种源为优良种源,以2倍标准差法选择翁源09、富宁16等11个家系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72.
四倍体刺槐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不同的剪切方式及不同的激素处理对四倍体刺槐进行了夏季带叶嫩枝扦插试验 ,同时与普通刺槐和速生刺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径切能明显促进插穗生根 ,激素IBA的处理效果较ABT生根粉和 91 1生根素好 ,而且四倍体刺槐本身的生根能力较普通刺槐和速生刺槐差。  相似文献   
73.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业血防抑螺成效提升改造的改造原则、改造对象、林地环境改造、林分结构改造、配套措施、成效评价、作业设计、检查验收以及档案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林业血防工程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相似文献   
74.
落羽杉适应性强、生长快、冠窄且树形优美,是优良的用材、防护及观赏树种。文章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要求、苗木质量、造林方法、造林密度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落羽杉的丰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落羽杉的造林推广。  相似文献   
75.
以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为后续绿化造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乔木层生长量、枯落物层水文效益、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土壤层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等4个方面对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林龄接近的不同类型人工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在不同人工林类型中,杨树林乔木层生长量指标较好,樟树林、池杉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强,樟树林和竹柳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较高,苏柳林土壤物理性质优于其他林分,杨树林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综合各方面的指标,经分析,杨树林、苏柳林的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0.72和0.67,以杨树林、苏柳林的生态效益最好。后续进行长江平原湖区造林绿化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混交林对比研究,适地适树,转变采伐方式,合理化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76.
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林分的调查资料,在对杨树所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类型进行分级组合的基础上,对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的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类型培育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的平均年限分别为6,7~9a,10~11a以上;各种立地条件下,中密度林分培育各种规格的工业原料林的年限最短;Ⅰ类立地中密度类型培育不同用途林分的年限最短,Ⅲ类立地低密度类型最长;Ⅰ类立地中密度和低密度组合类型较好,培育大、中、小径材均较理想,Ⅱ类立地中密度类型林分不宜培育大径材,Ⅲ类立地各种密度类型差别不大,以中密度林分最好。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湖北鄂州长江外滩植被为研究对象 ,对滩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及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滩地乔木和灌木种类组成较少 ,均只有 2科 2种 ,前者有杨柳科的杨树 (Populusspp .)和金缕梅科的枫香 (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 ,后者仅杨柳科的旱柳 (Salixmatsudanakoidz)和桑科的构树 (Broussonetiapapyrifera(L)vent) ,但是草本植物物种比较丰富 ,有 1 3科 2 5属 2 8种 ;2 .滩地草本植物群落类型较丰富 ,有 1 2个类型 ,植物群落结构开始由单一转向复杂 ;3.多样性指数Shanno -Weiner (H′)和丰富度 (R) ,多样性指数Simpson (D)和均匀度指数 (J)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H′-R =0 .95 6,rD -J =0 .979,呈极显著正相关 ;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指数D与丰富度R ,丰富度R与均匀度指数J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H′-J =0 1 90 ,rD -R =0 0 78,rR -J=0 1 0 0 ,均无显著性 (P <0 0 1 )。  相似文献   
78.
为了给湖北省枫香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湖北省远安(YA)、红安(HA)、赤壁(CB)、竹溪(ZX)、南漳(NZ)、利川(LC)和武汉(WH)的枫香资源为研究对象,并以安徽黄山(HS)、重庆丰都(FD)、江西铜鼓(TG)和海南霸王岭(BWL)的枫香资源为对照,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这11个枫香群体的335份个体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7个枫香群体的215份样本共扩增得到33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06条。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4.19%,群体间遗传变异为15.81%,基因流(Nm)为2.663 3。在群体内部,HA和WH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ZX的遗传多样性最低。ZX和LC的亲缘关系最近,YA和LC的亲缘关系最远。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4时,可将7个群体分为4个大类,NZ、LC和ZX群体聚为一类,YA和WH群体聚为一类,HA群体、CB群体分别单独聚为一类。 (2)11个枫香群体共扩增出34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20个,平均多态性百分比为91.69%。不同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范围为54.29% ~ 77.14%,平均值为67.01%。WH和HA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BWL的遗传多样性最低。11个群体中,18.0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1.99%,基因流(Nm)为2.276 5。在群体内部,HA和WH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BWL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均显示,ZX和TG的亲缘关系最近,TG和BWL的亲缘关系最远。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3时,可将11个群体分为四大类:第1类包括NZ、ZX、TG和LC;第2类包括FD、HA和CB;第3类包括YA、WH和HS;第4类是BWL单独一类。 可见湖北省7个枫香群体的聚类结果与其自然地理分布大致吻合,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类;4个省外枫香群体中,除BWL单独聚成一类外,其余3个群体(TG、FD和HS)并未与湖北省内地理位置临近的群体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79.
宜昌市城区不同绿地类型环境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取宜昌市5个具典型代表性的绿地类型,以水泥垫面作为对照,同步监测了包括地表温度、最高最低气温、辐射热、噪音、大气粉尘含量等环境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类型环境效应与其空间结构、绿量大小有密切关系,具乔、灌、草垂直结构的绿地类型环境效应最佳,而结构单一、绿量含量小的草坪类型对环境质量改善程度有限,环境效应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0.
湖北省秃杉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湖北省秃杉人工林调查的样地资料.找出了影响秃杉生长的主导因子,确定了各因子的划分等级.对秃杉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建立了秃杉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编制了湖北省秃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并划分了生产力级;建立了秃杉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秃杉的生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并受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综合运用地位指数表、生产力级标准和地位指数模型,为给秃杉选择理想的造林地提供了依据.对于促进秃杉的栽培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