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针对河南省土壤特点,锌锰钼肥的生理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2000年起对Zn、Mn和Mo肥3种微肥在鸡脚草(鸭茅)(DectylisglomerataL.)和百脉根(LotuscorniculatusL.)混播草地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详实地探讨三种微肥的应用范围和具体措施。研究证明:Zn肥对鸡脚草和百脉根混播草地的有效范围集中在200 ̄600mg/kg之间,最佳利用浓度为200 ̄400mg/kg,能够促进牧草光合作用和提高种子产量,对牧草生产没有影响。200mg/kg的Zn肥与500mg/kgMn肥和300mg/kg的Mo肥三者配施下,不但提高牧草的光合能力和种子产量,而且也显著地提高牧草产量(11.8%)。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3种硒源(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粪便含硒量及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1.60mg/kg亚硒酸钠、730mg/kg酵母硒和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d。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添加富硒苜蓿显著提高蛋鸡日产蛋量和产蛋率(P0.05),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P0.05);(2)基础饲粮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极显著提高蛋鸡粪硒含量(P0.01),却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3)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3种硒源均极显著提高蛋鸡饲料硒吸收率(P0.01),富硒苜蓿组和酵母硒组蛋鸡饲料硒吸收率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蛋鸡饲料硒吸收率(P0.05);在试验21d后,蛋鸡对无机硒的吸收能力趋于稳定,而蛋鸡对有机硒的吸收能力随试验周期延长而增加。由此可见,蛋鸡日粮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酵母硒,显著优于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且饲粮硒含量相同情况下,蛋鸡对富硒苜蓿硒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硒,但略低于酵母硒。  相似文献   
53.
采用间歇法(batch method)模拟研究酸沉降下的高岭石在苹果酸溶液中的长期溶解效应。结果表明:苹果酸能明显促进高岭石Al和Si的释放,且Al、Si的释放能力随苹果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苹果酸作用下,高岭石表现为Si的优先释放。苹果酸对高岭石的溶解速率低于柠檬酸,且其溶解速率表现出对苹果酸浓度的线性增长,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并未出现速率饱和浓度。  相似文献   
54.
基施硒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微量元素硒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抵抗逆境环境的能力和机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施硒肥用量对其草产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硒可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各生育期均以施硒量为0.45 kg·hm-2草产量最高,当施硒量再增加,草产量增幅反而降低;不同生育期其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施硒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硒量为0.45kg·hm-2 (Se4)时达到最大值;其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其中施硒量为0.35kg·hm-2时,MDA含量最低.说明在施硒量较低时,硒提高了紫花苜蓿抗氧化作用的能力,而施硒量较高时,硒对其抗氧化能力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采用间歇法(batch method)模拟研究水洗和酸洗高岭石在苹果酸溶液中的长期溶解效应及其相对溶解能力。结果表明,水洗和酸水高岭石反应液中Al、Si离子浓度均随苹果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酸洗高岭石中Al、Si离子更易释放;当苹果酸浓度为20 mmol·L-1时,反应936 h后,水洗高岭石Al、Si的释放量为0.51 mmol·L-1和0.57 mmol·L-1,分别是酸洗高岭石Al、Si释放量的86.44%和83.82%。高岭石反应前期表现为Si的优先释放,而在反应后期,高浓度苹果酸(≥20 mmol·L-1)反应液中高岭石Al、Si趋于同步释放。高岭石的溶解速率随苹果酸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酸洗高岭石的溶解速率大于水洗高岭石;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溶解速率未表现出对苹果酸浓度的饱和性,而显示了随其浓度增加的趋势。苹果酸能显著促进高岭石Al和Si的释放,且酸洗高岭石较水洗高岭石更易溶解。  相似文献   
56.
铜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水平铜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铜能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施铜200 mg/kg效果最好,草产量比CK显著提高1328.15 kg/hm2(P<0.05)。喷施铜肥显著促进了紫花苜蓿对铜、锌和磷的吸收,适量则能显著促进对铁、硼、硒、钙、钼、锰和钴的吸收。喷施铜肥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钙的含量;而未显著影响铁和硼的含量;适量则能显著提高硒、磷、铜、锰和锌的含量;过量则显著降低钴和钼的含量。紫花苜蓿钙、钴、钼、铁、硼、锰的含量和吸收量随施铜量增加而降低,硒、磷的含量和吸收量随施铜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铜的含量和吸收量随施铜量增加而升高,锌的吸收量随施铜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含量却随施铜量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57.
添加高微量元素苜蓿草粉对雏鸡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添加高微量元素苜蓿草粉对雏鸡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寻求其最佳添加量。[方法]从试验场选择60只35日龄健康的三黄鸡雏鸡,通过在雏鸡日粮中添加高硒、高硒钴、高硒钴锌以及高硒钴锌铁4种紫花苜蓿草粉的对比试验,研究其对雏鸡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在雏鸡饲料中添加5%~15%的4种高微牧草可增加鸡的体重,提高饲料报酬,提高雏鸡对饲料的利用和转化。其中,在雏鸡饲料中添加10%的高硒钴锌的苜蓿草粉,应用效果最好,鸡的体重增加了150.0%,比对照提高了181.2%;雏鸡平均日增重为0.009 0 g,比对照提高了103.2%;料肉比为10.95,比对照下降了54.0%。[结论]在三黄鸡饲料中以添加10%的高硒钴锌的苜蓿草粉的效果最好,雏鸡生长好且饲料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58.
通过由刈割高度(留茬高度为5,10,15,20 cm)和刈割频率(1次性和每隔60,40和30 d刈割)组成的双因子试验,来研究不同刈割频率和刈割高度对地处温带的河南黄河滩区皇竹草的生长特点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解决该草在黄河滩区种植中存在的利用期短、产量低、品质差、易倒伏的难题。研究证明,刈割对皇竹草的生长和生产有显著的影响,1年多次刈割会降低茎叶比(S/L ratio)和叶面积指数(LAI),适度的刈割有利于提高鲜干比(F/D ratio)、单株分蘖数和生长速度,过频过低刈割(留茬高度为5 cm,每隔30 d刈割)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能显著地提高鲜干比和单株分蘖数,能显著降低倒伏率;不利的方面是会显著降低皇竹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不利于饲草的生长和生产。试验证明,在中原地区种植皇竹草适宜每隔60 d刈割1次,一年刈割2次,留茬15~20 cm为宜,全年产草量为31.58~32.41 t DM/hm2,均显著地高于其他刈割组合,和一次性刈割相比,提高14.26%~17.34%(P<0.05),另外,适度刈割有利于减轻皇竹草的倒伏,减少收获中营养和能量的损失和浪费。总之,在河南黄河滩区种植皇竹草是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在科学种植,合理灌溉和及时施肥的基础上,保持合理刈割高度和适当的刈割次数是优化和协调生长和生产各指标的重要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产量和营养损失,有利于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59.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氮、磷、钾、锌肥配施对墨西哥玉米草(Zea mexicana)首次刈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锌肥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草首次刈割鲜草和干草(叶片+茎鞘)产量(P<0.05)。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饲草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幅为7.00%~39.08%和6.02%~37.94%,且氮肥对墨西哥玉米草的增产作用大于磷、钾肥。氮、磷、钾、锌肥也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含量和产量(P<0.05),且叶片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大于茎鞘;氮、磷、钾、锌肥还显著降低了无氮浸出物含量,茎鞘无氮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叶片,但施肥对无氮浸出物产量影响不大。氮肥对墨西哥玉米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作用大于磷、钾肥,配施锌肥有助于墨西哥玉米草产量的提高和营养品质的改善。总之,氮、磷、钾和锌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草产量,并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0.
采用间歇法(batch method)模拟研究醋酸-醋酸铵缓冲体系中柠檬酸对高岭石的溶解特征。结果表明:反应液中Al、Si浓度随柠檬酸浓度提高、反应液pH降低及反应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且低浓度柠檬酸(1mmol L-1)时,随着酸度的升高,配体促进溶解速率(RL)减小;高浓度柠檬酸(≥5mmol L-1)时,随着酸度的升高,配体促进溶解速率(RL)增加,但增幅随pH的降低而大幅减弱;且随着酸度的升高,配体对高岭石溶解的贡献相对减弱,但相对于质子,本试验柠檬酸浓度及酸度范围内,其对高岭石溶解的贡献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