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牧草组合在肉兔生产中应用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免饲料中添加4种优良牧草对肉兔生产应用效果进行了多重比较试验,探索不同牧草在单独和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对肉兔生产能力和饲喂效果的差异性和显著性。试验证明,4种牧草中黑麦草饲喂效果最好,其次为聚合草。牧草混合饲喂的效果好于单独饲喂,其中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在河南省沿黄滩区土壤以及气候条件下,通过叶面喷洒微肥来研究硒肥以及硒钴配施对不同生育期内苜蓿生长的调控以及对其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肥能够在抽茎期到开花期期间降低茎叶比,提高鲜干比,增加牧草产量。另外,硒肥能够促进0~20cm土层中根瘤菌根系的生长,有助于0~10cm土层中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的提高;硒钴配施不但能够增强硒肥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0~20cm耕作层内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93.
 分别用5%的高硒、高硒钴以及高硒钴锌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Medicago sativa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普通苜蓿青干草,研究高微苜蓿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和改善奶的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和添加等量的普通苜蓿草干草相比,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干草能显著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影响牛奶的营养含量,并且饲喂安全,无副作用。其中,高硒苜蓿草干草能提高产奶量8.6%(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8%(P<0.05),但显著降低了牛奶中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加强奶牛对饲料的利用,增加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6.5%(P<0.05)和33.1%(P<0.05)。另外,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还能改善牛奶的品质,其中高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提高牛奶中乳脂含量的22.15%(P<0.05),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使奶中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提高9.28%(P<0.05)、3.26%和4.69%。因此,在奶牛生产中适当添加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既能能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又能提高奶的品质,而且安全又效果好,可以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94.
在严重缺硒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中,采用锌、硒两因素三水平(纯锌施用量分别0、0.10、0.40 g·kg~(-1),纯硒施用量0、0.30、1.80 mg·kg~(-1))完全设计盆栽基施的方法,以紫花苜蓿为对象,研究了硒、锌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产量、硒锌积累量和氨基酸含量与组成的影响,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对紫花苜蓿氨基酸组成特点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探讨硒、锌复合微肥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单施低锌处理(0.10 g·kg~(-1))外,其他处理均显著提高苜蓿干草产量,硒是提高产量的主要因素,锌对提高苜蓿干草产量有促进作用,两者配合效果最好;单施硒或硒锌配施均极显著提高了苜蓿硒含量,硒锌间表现为协同作用;单施锌极显著提高了苜蓿锌含量,配施适量硒促进了紫花苜蓿对锌的吸收,但过量施硒不利于苜蓿对锌的吸收。各处理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T)在15.88~18.89 g·100 g~(-1)(以干重计),以低硒低锌处理(Se_1Zn_1)含量最高,高硒高锌处理(Se_2Zn_2)含量最低。各处理紫花苜蓿必需氨基酸含量(E)在5.11~6.45 g·100 g~(-1),以低硒高锌处理(Se_1Zn_2)含量最高,Se_2Zn_2处理含量最低;低硒(Se_1Zn_0)、高硒低锌(Se_2Zn_1)、高锌(Se_0Zn_2)与低硒高锌(Se_1Zn_2)等处理紫花苜蓿氨基酸E/T值接近40%。所有处理紫花苜蓿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可见,在严重缺硒和锌的石灰性土壤中,施锌量0.1~0.4 g·kg~(-1),施硒量0.3 mg·kg~(-1)不仅能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而且能改善其氨基酸组成和品质。  相似文献   
95.
通过田间试验在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内叶面喷洒硒肥和硒钴肥料,研究硒钴配施对苜蓿草地土壤肥力影响。结果表明,硒肥能够促进0-20cm土层中根系中根瘤菌的生长,改善表层土壤的结构性,促进0-10cm土层中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的提高;硒钴配施不但能够增强硒肥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0-20cm耕作层内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96.
通过在河南省黄河滩区莜麦(Avena chinensis L.)地上播前基施硒肥(Na2SeO3·5H2O)570~1143 g·hm-2,研究硒肥对莜麦扬花期青干草和籽粒的营养价值和氨基酸变化规律的影响,探索提高莜麦营养水平的新途径。结果表明:基施硒肥对抽穗-扬花期莜麦青干草的常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施硒量的增加,青干草中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呈下降趋势,粗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基施量为570~765 g·hm-2时能显著提高籽粒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当施用量超过954 g·hm-2时可显著提高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P<0.05),但对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基施硒肥能提高莜麦饲草和籽粒中一些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含量,但对饲草和籽粒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合理基施硒肥有利于增加莜麦饲草和籽粒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含量,改善莜麦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97.
硒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郑州市花园口镇研究了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喷施硒肥能显著提高苜蓿产草量,以施硒50 mg·kg-1效果最好,产草量比对照提高1121 kg·hm-2;喷施硒肥能显著促进紫花苜蓿对锌和硒的吸收,分别以施硒100和200 mg·kg-1效果最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1.11%和9096.42%,积累量提高94.35%和9258.31%;适量喷施能显著促进磷、铜、锰、硼、钴和钼的吸收,对磷和铜而言,施硒100 mg·kg-1效果最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3.53%和34.38%,积累量提高40.75%和52.62%;对锰、硼、钴和钼而言,施硒50mg·kg-1效果最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64%、2.84%、23.08%和39.22%,积累量提高52.95%、29.92%、54.95%和75.52%;喷施硒肥未显著促进钙和铁的吸收;紫花苜蓿硒含量和积累量与施硒量呈正相关;锰、硼、钴、钼含量和积累量与施硒量呈负相关;锌、磷铜含量和积累量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  相似文献   
98.
为改良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L.)营养品质,探索不同生育期营养积累分配的动态规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施硒肥用量对其不同生育期营养含量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基施硒肥能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磷和钾的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以基施硒量0.45kg·hm-2效果最好,营养品质最佳。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灰分和磷含量分枝期最高,初花期最低;而NDF含量孕蕾期最大,ADF和钾含量盛花期最大,钾、NDF和ADF含量苗期最小;粗脂肪含量初花期最高,苗期最低;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磷、钾的贡献率均高于50%,而叶NDF和ADF贡献率低于50%。适量基施硒肥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期叶粗脂肪、叶磷、叶钾贡献率及孕蕾期叶粗蛋白、NDF贡献率(P<0.05),苗期叶ADF贡献率和分枝期叶粗灰分贡献率,以基施硒肥0.45kg·hm-2时达到最大。综上可知,叶是苜蓿营养的重要来源,适量基施硒肥能改善苜蓿营养品质并提高叶营养贡献率;分枝期是苜蓿营养相对较高的生育期,以基施硒肥0.45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是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也是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通过对梅子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评价、森林风景资源调查分析表明,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资源评价总分为38分,等级为良;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得分为32.78分,符合二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其风景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分析了森林公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硒肥利用率,探索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硒特性,采用叶面施硒方法,研究硒肥对苜蓿产草量及吸收、转化、利用硒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硒能提高苜蓿产草量,并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以施硒100 mg·kg-1增产最好,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与施硒50,70和200 mg·kg-1苜蓿差异不显著;苜蓿吸收外源硒能力随施硒量增加而提升,而有机硒转化率及硒肥利用率随施硒量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施硒苜蓿间差异不显著,而硒肥利用率以施硒50 mg·kg-1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