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目的]了解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从患红底板病山瑞鳖的肝脏、心脏和腹水中分离病菌,人工感染确定其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经鉴定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株ATCC 796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6%.3株病原菌对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4种药物均高度敏感,而对先锋霉素Ⅵ、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等3种药物均不敏感.[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某养鳖场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可选用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药物进行治疗.放养密度大、水质条件差和相互咬伤是山瑞鳖在保温越冬期间红底板病暴发性流行的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22.
赤眼鳟苗种培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鱼苗开口饵料为浮游植物和轮虫,以后逐渐转为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鱼体全长3cm以后,主要摄食配合饲料和腐屑。仔鱼阶段常栖塘边,3cm以后分散活动。临界温度2~40℃,适温18~30℃。  相似文献   
23.
5月19日,第十一届(2013)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胜利开幕,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丹麦、英国、瑞典、比利时、土耳其、日本、韩国、印度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盛况空前。期间,正邦集团在B1馆举办了第二届"加美博士论坛"及"加美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农业部副司长王宗礼,江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黄峰岩,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红颂,河南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杨文明,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24.
正针对近年来养鳖池塘水质严重富营养化和养殖鳖类病害日趋严重的实际,我们在北海市银海区富甲鱼鳖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家基地开展了养鳖池塘种植"渔稻"改良水质和底质试验,现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场地试验在北海市银海区富甲鱼鳖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家基地进行,养殖面积100亩,共15口池塘。本次试验使用7口池塘,其中5口试验塘,分别为6亩1个、7亩2个、7.5亩2个。2口对照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广西南宁市、浦北县和玉林市暴发性死亡胡子鲶的病原菌及其所携带6种毒力基因对其致病力的影响,用常规方法从病鱼的心脏、肝脏等部位分离细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PCR扩增法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从患病鱼中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3株,温和气单胞菌2株。3株嗜水气单胞菌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hydrophila ATCC 7966(CP000462)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均为99.8%,2株温和气单胞菌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sobria NO.106(AB472903.1)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均达99.9%。6种毒力基因在5株病原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Act和Aer基因100%,ahal、hly和Alt基因均为80%,ahp基因仅20%;毒力基因型共3种,在5株气单胞菌中分布情况为Act+ahal+hly+Alt+ahp-Aer+3株,占实验菌株的60%,为主要的毒力基因,Act+ahal+hly+Alt+ahp+Aer+和Act+ahal-hly-Alt-ahp-Aer+各1株,各占20%。携带全部所检6种毒力基因的菌株致病力最强,只携带Act和Aer 2种毒力基因的菌株致病力最弱。ahp基因在菌株的致病力中起重要作用,病原菌的致病力是多种毒力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力与毒力基因型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黄沙鳖(Truogx sinensis)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所携带毒力基因种类对其致病力的影响,以从广西各地患病黄沙鳖中分离得到的嗜水气单胞菌为材料,通过对黄沙鳖和小鼠进行人工感染测定试验菌株的致病力,PCR检测供试菌株的hly、Aer、Alt、Act、ahal和ahp 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47株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共包含9种毒力基因型,48.94%的菌株携带全部6种毒力基因,基因型为hly+Aer+Alt+Act+ahal+ahp+,是主要的毒力基因型;95.79%的菌株携带hly基因,均为有毒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黄沙鳖的致病力是多个毒力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hly和Act是重要的毒力基因,Alt和ahal基因对菌株的致病力与其他毒力基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ahp基因缺失对菌株的致病力无影响;将对黄沙鳖的致死率达到和超过50%的菌株判定为强毒株,致死率不足50%判定为弱毒株时,强毒株至少携带4种毒力基因,并同时携带有hly和Act基因,弱毒株只携带包括hly在内的2种或3种毒力基因,本研究首次发现只携带Alt和ahal 2种毒力基因的菌株对黄沙鳖和小鼠均无致病力;在所检测的6种毒力基因中,较易缺失的基因主要有Alt、ahal和ahp;在有毒株中,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对黄沙鳖和对小鼠的平均致死率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当存在基因缺失现象时,同一基因型的菌株对黄沙鳖的平均致死率也极显著高于对小鼠的致死率(P0.01),表明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对黄沙鳖的致病力显著强于对小鼠的致病力。根据本研究结果,可将hly基因作为嗜水气单胞菌有毒株的鉴定标准,携带hly和Act基因并同时携带Aer、Alt、ahal、ahp中的2种或2种以上毒力基因作为强毒株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27.
一、现状 近年来,在养殖环境条件日益恶化、水产养殖品种抗病能力日渐低下和异常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广西水生动物疫病与水产养殖重大病害的危害仍然比较严重,对虾白斑病等疫病严重危害养殖对虾生产,养殖牡蛎类立克氏体病(初步诊断)和大水面生态养殖鲢鳙鱼不明细小寄生虫病等新病害也严重危害养殖生产,而套肠病、爱德华氏菌病、链球菌病和溃疡病等病害更是严重危害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初步统计结果,2005年到2008年,因水生动物疫病与水产养殖重大病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8亿元。  相似文献   
28.
查明广西南宁、贵港和桂平养殖山瑞鳖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6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有效防控山瑞鳖细菌性败血症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常规方法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和肝脏取样、分离细菌,人工感染方法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细菌鉴定采用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PCR扩增法对菌株的溶血素基因(hemolysin gene,hly)、气溶素基因(aerolysin gene,Aer)、细胞兴奋性肠毒素基因(cytotonic enterotoxin gene,Alt)、细胞毒性肠毒素基因(cytotoxic enterotoxin gene,Act)、黏附素基因(major adhesin gene,ahal)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erine protease gene,ahp)6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患病山瑞鳖心脏和肝脏中共分离到4株优势菌SRB125、SRB142、SRB143和SRB345,对健康山瑞鳖的平均致死率为97.50%~100.00%,是引起山瑞鳖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A.hydrophila L3-5(KP716701)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相似性均达到99.9%;6种毒力基因共包含2种毒力基因型,在4株菌株中的分布为hly~+Aer~+Alt~+Act~+ahal~+ahp~+和hly~+Aer~+Alt~+Act~+ahal~+ahp~–各2株,来源于南宁的SRB143和桂平的SRB345菌株均缺失ahp基因。  相似文献   
29.
为了弄清越冬期间罗非鱼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对广东、海南和广西3省区12个养殖场越冬期间的罗非鱼,依据《鱼病调查手册》对体表、鳃部和肠道的寄生虫病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海南和广西三省区越冬期间的罗非鱼寄生虫病共检出隐鞭虫病、车轮虫病、杯体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小瓜虫病和鱼虱病7种,其中危害体表的寄生虫病5种,危害鳃部的寄生虫病6种,肠道中未检出寄生虫。  相似文献   
30.
在水产养殖业,利用含氯制剂如漂白粉、漂白精、三氯异氰尿酸等,防治鱼虾细菌性疾病已习以为常。这对减少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和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上述含氯制剂均有挥发性强、有效氯含量不稳定、易损失、对存放环境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腐蚀等缺点,也给生产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