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01.
检测了20世纪50、60、70和80年代室温保存于矿物油中的261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存活情况,各年代段菌株存活率分别为56.9%、64.5%、72.2%和85.3%。其中1株棉花枯萎病菌的存活期达57 a,1株禾谷镰刀菌存活期达56 a,1株意大利青霉存活期达54 a,1株苹果腐烂病菌存活期达53 a,1株牡丹枝孢霉和4株棉花黄萎病菌的存活期达52 a,是迄今为止使用该方法保存最长期限的报道。同时,测定了22株保存于各年代段的棉花黄萎病菌的产孢量、菌落直径和致病性。结果表明,矿物油室温保存菌株的菌落直径、产孢量与保存年限间无相关性;77.3%的菌株丧失了致病性,其中两株保存期限超过50 a的菌株仍保持较高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2.
土壤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快速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进行定量是黄萎病监测和预警的基础。本研究以大丽轮枝菌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区特异性引物对P1/P2扩增产物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标准曲线,结合土样水筛法建立了土壤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定量检测体系。同时,建立了土壤中微菌核数量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实时定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倍,检测下限为1个微菌核/克土,在5.54×102~5.54×107copies范围内,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Ct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土壤中微菌核个数n与Ct值之间的关系为n=e7.3-Ct/3.905。温室人工接种微菌核数量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间的线性关系为y=2.710n+0.251。  相似文献   
103.
甘草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别名甜草、蜜草、甜根子,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与根茎入药,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是我国临床常用的中药材, 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和宁夏, 在青海、陕西、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西等地局部地区也有分布。宁夏盐池县是我国乌拉尔甘草的重要产区, 面积大、贮量多、品质好, 1995年被誉为“中国甘草之乡” [1]。近年来, 野生甘草遭到了大规模采挖, 甘草蕴藏量急剧减少, 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种植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甘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甘草病虫害日趋严重, 根腐病危害尤为突出, 直接影响甘草的产量和品质,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宜春市区樟树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方法]以宜春市区道路旁樟树叶片作为研究对象,经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OES)法测定樟树叶片中重金属含量,通过污染指数等级对每个采样点大气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重金属Pb、Cd、Cr、Mn、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90、0.699、16.870、44.030、456.290、12.410 mg/kg。其中,Zn的含量高,但污染程度较小,Mn相对含量较小,但污染程度较小。[结论]整体来看,宜春市植物受到大气重金属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105.
应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大丽轮枝菌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对从陕西采集的67株菌株、矿物油室温保藏的24株菌株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提供的5个大丽轮枝菌进行落叶型与非落叶型分子鉴定,以明确陕西是否存在落叶型菌株,掌握不同致病类型菌株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67株陕西菌株中有21株落叶型菌株,46株非落叶型菌株,落叶型菌株的比率为31.3%;其余29株菌株中14株为非落叶型菌株,5株为落叶型菌株,9株未产生特异性条带,1株用两对引物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采用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接种冀棉11进行致病性测定,以了解落叶型菌株和非落叶型菌株致病力的差异。结果显示,21株落叶型菌株的平均病情指数为40.5,是19株非落叶型菌株病情指数(17.9)的2.3倍。  相似文献   
106.
我国主要苹果种质抗黑星病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涂抹法、浸蘸法、菌饼覆盖法和注射法接种苹果黑星菌分生孢子,确定了适于苹果黑星病菌的涂抹接种法.收集了"秦冠"、"陕富6号"、"嘎啦(丽嘎)"、"红星"、"乔纳金"、"粉红女士"、"金世纪"、"萌"、"太平洋玫瑰"、"澳洲青苹"、"4-1"、"M26"、"MMl06"、"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等15种苹果种质资源,并对其抗苹果黑星病特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15种苹果种质可被划分为高度抗病品种"新疆野苹果"和"秦冠",中度抗病品种"八棱海棠",中度感病品种"MM106"、"M26"、"乔纳金"、"红星"、"陕富6号"和"丽嘎",高度感病品种"澳洲青苹"、"4-1"、"萌"、"太平洋玫瑰"、"粉红女士"和"金世纪"4类.  相似文献   
107.
小麦茎基腐病田间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小麦茎基腐病化学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和富平县进行田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50%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及70%甲基硫菌灵、20%氰烯·己唑醇田间喷雾对小麦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在药效上,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和50%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拌种均能有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并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12%苯醚·咯·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也能有效地降低田间白穗率。此外,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结合越冬期和返青期田间喷施杀菌剂对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可大大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喷施20%氰烯·己唑醇的防效好于70%甲基硫菌灵。由此可见,在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上,宜采取药剂拌种结合早期田间喷雾的防治方式,这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生产防控中减少用药次数而降低农药污染,同时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现代柑桔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快速容器育苗作为一项新兴的育苗技术,由于其技术含量高,育苗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日益受到各柑桔产区的欢迎和采用,今后将发展成为我国柑桔育苗的主要方式。目前,仅重庆范围内就有8~10家规模化的育苗单位。其中,重庆现代柑桔发展有限公司又是国内较早采用柑桔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9.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需求则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情况下,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应而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已连年出现普通小麦压库,优质专用小麦短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0.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陕西汉中地区24a(1974-1997年)的病情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汉中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因子,求得最优回归子集,包括秋苗菌量、春苗菌量、4月份平均温度、4月份降雨量、感病品种比例。用所得关键因子(1974-1993,共20a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用1994-1997年的资料检验方程的可靠程度,结果表明,方程预测的准确率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