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陈焰  胡希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829-1832,1835
居住小区外部休闲环境设计中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地形塑造。在明确地形塑造的作用与具体形式后,以怀化桃花坞小区中心绿地的地形塑造为例,从中心绿地总体布局、景观层次的架设及交往空间的构筑进行剖析,以营造小区诱人的景观效果和宜人的休闲空间,为园林绿地的地形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传统农村文化景观是先辈们长期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智慧结晶,是人与土地和谐发展的结果。从农村文化景观的分类、农村文化景观的组成、农村聚落文化景观、特定类型农村文化景观、农村文化景观保护及规划5方面探讨我国传统农村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长株潭湘江河岸带现状及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进行了河岸植被缓冲带典型区段的划分,依据河岸植被缓冲带规划及重建原理,提出了长株潭湘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规划重建措施,对重建后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系统效能进行了预测,以期为长株潭湘江河岸带的管理、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4.
以建立合理的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来指导居住区景观设计,运用景观设计学相关原理,分析影响居住区景观环境适宜性的因素,筛选出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各层评价因子,确立评价指标因子的分级标准,构建居住区景观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建立能够切实反应景观适宜性状况的总体分级评价,利用新乡市新建住区评价的案例进行了对照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得出新乡新建住区景观环境适宜性偏低且存在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35.
国外屋顶绿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屋顶绿化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力求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屋顶绿化建议和措施,以期可为我国制定屋顶绿化政策提供借鉴,加快我国城市屋顶绿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6.
园林观赏草的应用和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观赏草的特点和在园林绿化中的研究与利用现状,探讨了观赏草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观赏草的应用优势与不足,提出了观赏草的应用和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37.
王彦  胡希军 《北方园艺》2010,(10):146-148
色彩可表达各种情感,在不同光照条件、空间环境中,人对色彩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景观规划中,根据色彩特性进行植物造景,能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景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合理评价森林生态功能,为制定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广东南雄观音岽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与森林生态功能相关的19项指标,通过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  结果  ① 保护区中"较优"等级森林占据明显优势,但保护区整体评级为"中"。②保护区森林结构整体较好,但竹林多,幼龄林较多,森林蓄积能力、自然度较弱。③19项评价指标中,郁闭度、枯枝落叶厚度、公顷株数、平均高、总覆盖度是极重要指标;坡位、自然度、海拔、龄组、土层厚度、森林群落结构、平均胸径、坡向是一般重要指标;公顷生物量、公顷蓄积量、树种结构、健康度、坡度、土壤类型是不重要指标。  结论  针对各个评价等级的森林,建议如下:①对"优"和"较优"等级森林进行监测与保护;"中"等级森林需寻找得分较差原因,对症保护,进行重点监测;"差"和"较差"等级森林进行封山抚育。②适当控制竹林的生长范围。③根据评价结果适当调整保护区功能。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解析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传播需求,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用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问题,从而给城市景观设计一些有益的启示,增进公众对城市景观的了解,获得公众支持与参与,协调城市景观中各公共关系,促进城市景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0.
在实地调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外围道路与建筑、园内应急避难场所、园内避难通道以及园内避险设施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防灾避险能力,指出了该园可承载约60000人避难,同时深入探讨了公园防灾避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