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蕹菜新品种赣蕹2号是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吉安大叶蕹菜作母本、泰国尖叶蕹菜作父本.杂交后代经7代自分离系统选育而成.2008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9年开始在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区)推广试种。赣蕹2号表现为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南方蕹菜主产区均可种植。在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易获高产.尤其适应早春大棚栽培或露地小拱棚提早上市一次性采拔栽培.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金正大"缓控释肥料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按测土配方施肥的氮磷钾比例,采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与单质化肥按配方施肥、群众习惯施肥以及空白对照等不同的施肥处理,探索缓控释肥料在水稻上的使用效果,为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蕹菜新品种“赣蕹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赣蕹2号是吉安市农科所利用吉安大叶蕹菜作母本,泰国尖叶蕹菜作父本,杂交后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通过江西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该县病虫情报印发的做法,并探讨派人专送、设立"植保专栏"、电视台播放等进村入户途径,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红壤土是江西发展马铃薯的最佳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发展马铃薯的前景红土地是在南方高温多雨的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经强烈的淋溶作用形成的含氧化铁铝较多的红色土壤——红壤土。红壤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云、贵、川、湘、粤、赣、闽、浙、桂、琼等省。红壤土具有"酸、瘦、粘、旱"的特点,土壤结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泰和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泰和县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探索水稻新品种在泰和县的丰产性、适应性、生育期、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的表现,特进行了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参试的22个品种,荣优华占、泰优淦3号、五优308、荣优15、欣荣优2498、湘菲优8118、丰优9号、佳优617、天丰优101、荣优7号、湘丰优9号等十几个品种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倒伏能力强,可以在泰和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泰和县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概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为主要介体传播的病毒病,是近年来在我县晚稻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自2004年传入以来,为害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2007年发生面积为480hm^2,损失粮食121.4t,2008年发生面积达1000hm^2,损失粮食288.3t,给该县的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泰和县2008年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概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健身栽培为保障、治虫防病为重点、掰蘖补植为补救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早熟和晚熟品种、浅生槽定向栽培和传统栽培连作山药田根腐线虫的发生动态及山药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以期为山药根腐线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早熟品种永丰淮山传统栽培田、晚熟品种泰和竹篙薯浅生槽定向栽培田和传统栽培田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品种山药生长特点定期采集土样,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利用线虫形态学特征将线虫鉴定到属,并进行计数,分析线虫群落随着山药生长在土壤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永丰淮山和竹篙薯田土壤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种群数量分别从6月和8月之后开始急剧增加,10月达到高峰。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方式山药田土壤分别共分离到9属、13属和12属线虫,且线虫群落均主要由食细菌类线虫和植物寄生类线虫组成。10月土壤中短体线虫属相对丰度急剧增加的同时,永丰淮山土壤中食细菌类线虫拟丽突线虫属Acrobeloid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93.55%,而泰和竹篙薯浅生槽定向栽培和传统栽培土壤中食细菌类线虫小杆线虫属Rhabditis相对丰度分别显著降低52.80%和75.99%。此外,泰和传统栽培田土壤中拟丽突线虫属的相对丰度也大幅降低96....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吡蚜酮、乙虫腈、噻虫嗪、烯啶虫胺、毒死蜱防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防治白背飞虱速效性与持效性不同,吡蚜酮应与速效药结合使用,毒死蜱应与长速药结合使用,乙虫腈、噻虫嗪、烯啶虫胺可单独使用防治白背飞虱,并做到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