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6篇
  17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车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传动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分析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干式单片离合器和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并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换挡控制、离合器控制等关键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通过雾培试验研究4种不同比例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对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川芋802植株生长及原原种生产的影响,为种薯生产的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定植60 d,全硝态氮处理(0∶4)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及叶面积指数最高;而增铵营养更利于植株定植60 d后的生长发育,其中铵硝比(2∶2)处理下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叶面积指数增幅最大,表明块茎形成期全硝态氮更利于植株生长。铵硝比(2∶2)处理下,两个品种的氮积累最高,表明增加一定的铵态氮能增强马铃薯氮素利用率。产量上,全硝态氮处理(0∶4)单株结薯数最高(米拉115.5粒/株,川芋802为42.5粒/株),随铵硝比增大,单株结薯数降低,但大薯比例随之提高,最高为铵硝比(3∶1)处理(米拉64%,川芋802 76%)。因此,全硝态氮能增加结薯数量,增铵能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试验通过分析苦马豆素人工抗原SW-BSA免疫家兔时对其机体肝功、肾功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免疫Ⅰ组(6只)、免疫Ⅱ组(6只),免疫组依次进行首免和加强免疫,每次免疫前进行采血,分析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d-甘露糖苷酶(AMA)、肌酐(CRE)活性的变化,同时检测免疫组尿液和血液中有无苦马豆素,并观察家兔组织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与对照组的血清GOT、GPT、AKP、LDH、AMA、CRE差异均不显著(P>0.05),尿液和血液中均未检查出苦马豆素,镜检未见到家兔器官出现中毒现象。【结论】合成的人工抗原SW-BSA对家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基于“3414”模型对宁夏盐池县马铃薯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旱地马铃薯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寻找马铃薯最佳施肥措施,建立回归数学方程,通过对方程的解析求得高效组合方案,为实现盐池县马铃薯生产中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在盐池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马铃薯“3414”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比不施肥处理有增产,最高为处理9为6125.88 kg/hm2,其次为处理13为6121.77kg/hm2,最低为处理2为179.19kg/hm2。试验地的地力贡献率为45.86%,说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施肥增产效应明显。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47.84%、57.83%、86.02%,试验地种植马铃薯氮、磷肥缺失影响比钾肥大一些。根据盐池县旱地马铃薯生产状况,在18套方案中,马铃薯产量大于8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氮肥116.15~183.85 kg/hm2;磷肥60.70~89.30 kg/hm2;钾肥30.56~56.94 kg/hm2。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美国PARR6300热值仪的工作原理、热值计算、热值仪标定、操作方法和维护注意事项等,并对能源植物热值测定中样品处理、测定方法等进行了说明,为该仪器在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6.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民族学生的特点,改革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激发民族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兴趣,培养民族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7.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对采自新疆南疆的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小花棘豆样品中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鞣质、氨基酸、多肤、蛋白质、有机酸、还原糖或多糖、甾体或三菇类化合物、皂苷、挥发油等,不含有强心苷、内醋、香豆素、蒽醌类、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及氰苷.  相似文献   
38.
苦马豆素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溴乙酸制备的活性酯与苦马豆素(SW)反应得到季铵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产物经透析、冻干后呈白色片状结晶。通过化学检验,制备的结晶为SW—BSA人工抗原,经SDS—PAGE电泳分析,分子量为29.0Kda,平均每个牛血清蛋白分子上结合47个季铵盐分子。将SW—BSA免疫小鼠后,采用间接ELISA实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合成的人工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动物小花棘豆中毒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南疆地区小花棘豆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新疆南疆地区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风干样的常规营养成分、主要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干物质含量为94.49%、粗蛋白含量为14.97%、粗脂肪含量为3.11%、总能值为14 234 J/g、粗灰分含量为9.32%、中性洗涤纤维为36.70%、酸性洗涤纤维为28.06%、木质素为3.98%、纤维素为24.06%、钙0.98%、磷0.15%。小花棘豆中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干质量)为13.42%,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2.68%;微量元素含量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含量接近,是潜在的牧草资源。  相似文献   
40.
秸秆微粉的光合细菌制氢过程是放热反应,引起的热效应会直接影响产氢效果。为了实现高效低能耗产氢,该文采用秸秆微化粉碎与酶水解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自制的秸秆微粉光合细菌制氢反应热测试系统,进行了不同初始温度对秸秆微粉酶解光合细菌制氢反应热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温度为30℃时,最大反应热约为7.1 kJ,最大产热速率约为1.01 kJ/h,反应末期累计反应热约为32.9 kJ,累计产氢量约为745.9 mL,光合细菌制氢反应最充分,产氢效果最好;累计产氢量和底物能量转化率可用累计反应热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光能转化率可用累计反应热的三次多项式来表示。该研究结论可为揭示秸秆微粉酶解光合细菌制氢过程的热量释放变化规律,从生物反应热角度优化工艺参数和预测光合细菌制氢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