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巨峰葡萄主梢和副梢坐果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峰葡萄副梢坐果率、有种子果粒率、果粒的平均种子数明显高于主梢。在小花发育过程中主梢的小花重、小花纵径、横径明显重于或大于副梢。主梢花的子房壁明显厚于副梢,子房壁的细胞层数也多于副梢,但子房壁的细胞大小两者之间没有差异。另外胚珠、珠心大小也没有差异。主梢小花中的IAA与细胞分裂素水平较高,ABA水平较低,副梢小花中的GA水平较高。开花前2~3周用高浓度的NAA与CPPU处理副梢小花则加重落花落果。由此可见,开花前小花中较高水平的IAA与细胞分裂素很可能是加快小花发育和引起落花落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黑香蕉葡萄不同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葡萄高效再生体系的优化,以黑香蕉葡萄品种叶片、叶柄、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对其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同时比较了不同器官再生的效果。结果显示:适合叶片再生的培养基为:MS+2.0mg/L 6-BA+0.1mg/L IBA,但再生率仅为4.88%;适合叶柄再生的培养基为:NN69+1.33mg/L6-BA+0.02mg/L NAA,再生率为16.92%。说明叶柄的再生率高于叶片但两者都没有超过20%。并且NAA对黑香蕉叶柄的再生效果好于IBA。NN69基本培养基要优于MS。以茎尖为外植体在起始培养基MS+6-BA 1.40mg/L+NAA 0.09mg/L和诱导培养基培养MS+2mg/L 6-BA+0.09mg/L NAA上通过反复损伤芽尖得到茎尖分生组织(Meristematic bulk,MB),其不定芽诱导率高达87.63%。说明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建立的葡萄再生体系更适合葡萄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形成根结的过程中,线虫建立的取食位点诱导巨细胞形成过程中常出现的核内复制现象的原因,以扦插繁殖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为材料接种南方根结线虫进一步鉴定其抗性,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根结发育以及核内复制现象,并分析了相关酶活性变化以及CCS52A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野生樱桃李实生群体中大约1/4的个体表现为抗病。抗病植株中的POD、SOD和GLU酶活性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6d时达到峰值并明显高于感病植株,而CHI酶活性在接种后8d达到最高,一直到14d都明显高于感病植株。组织学观察发现,接种后5d巨细胞内可以观察到正在分裂的细胞,到7d巨细胞内细胞核开始聚集,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接种后21d。说明接种后5~7d是巨细胞核进行分裂的时期,而7~21d是进行核内复制的主要过程。CCS52A基因在接种后7d也开始大量表达并持续到21d,与核内复制过程正好吻合。同时原位杂交结果也显示CCS52A基因主要在巨细胞中表达。说明CCS52A基因在巨细胞进行的核内复制过程中起作用,其高表达有利于线虫取食位点的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14.
用4年试验探讨AVG(2-aminoethoxyvinylglycine)对防止“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有效处理时期和浓度。试验在开发前1-3周分别采用25,50,75,100,300mg.L^-1的5种浓度。结果表明AVG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葡萄坐果和有核果粒率。处理最佳时期为盛花前2周、最佳处理浓度为100mg.L^-1。同时AVG处理呈现处理时期越早期则需有效浓度越高、处理时期越晚则所需有效浓度越低趋势,处理后对收获果实的品质没有影响。此外,AVG处理明显抑制小花中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量。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实生群体为试材,通过接菌对其抗性进行鉴定,并对冠瘿瘤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在对126棵新疆野生樱桃李抗根癌农杆菌的鉴定中,有25棵表现为高度抗病,约占鉴定总数的20%,说明新疆野生樱桃李是优良的抗根癌农杆菌种质资源。冠瘿瘤内部导管来源于寄主的木质部组织并先于筛管形成;冠瘿瘤形成早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可能会大于同化产物。冠瘿瘤中存在有树状和球状2种结构维管束,树状维管束在冠瘿瘤不断扩大生长中发挥作用,而发育完成的冠瘿瘤主要以球状结构维管束行使运输功能。抗病植株中在侵染根癌农杆菌后玉米素核苷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但感病植株在接菌18d时玉米素核苷含量显著增高;同时,ipt、iaaM和iaaH表达也明显高于抗病植株。说明ipt基因大量表达导致玉米素核苷含量在感病植株中快速上升,从而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云南松、华山松和油杉3种针叶水源涵养林对林下土壤的水源涵养性能及土壤的理化性能的影响,得出松花坝水源涵养人工林是最优的林分。结果表明:油杉的土壤容重显著小于云南松和华山松,而总孔隙度和饱和持水量又显著大于其余二者;三种针叶林的pH值、有机质大小顺序均为油杉>华山松>云南松,总体上看,N、P、K的速效含量也是上述的大小关系;N、P、K总量与N、P、K速效含量在3种林分类型中变化不一致,即养分总量与速效含量不具有相关性;pH值与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呈较好的正相关。3种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油杉>华山松>云南松,混交林优于纯林,其中功能最佳的林分结构是油杉和华山松的混交林,混交比例接近1∶1。  相似文献   
17.
以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表现感病和抗病的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sogdiana Vassilcz.)绿枝扦插苗为材料,观察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后在侵染数量、巨细胞发育以及CCS52B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感病植株中南方根结线虫的侵染数量明显高于抗病植株。感病植株接种5 d时已可观察到大量线虫建立了取食位点,到21 d线虫已经成熟、产卵并完成其生活史。而在抗病植株中,接种7 d后仅在少数植株中观察到线虫建立了取食位点,到21 d时观察到大量线虫发育停滞,个别线虫到接种后35 d才发育成雌虫。感病植株的巨细胞面积和细胞核面积明显大于抗病植株。CCS52是一类核内周期激活因子,对于核内复制以及依赖于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膨大至关重要。在樱桃李中,CCS52B基因在感病和抗病植株中都只在巨细胞中表达,并且感病植株中早期表达强于抗病植株,说明在感病植株中线虫容易建立取食位点并完成生活史,是由于CCS52B基因参与了巨细胞形成与发育,其早期的高表达提高了巨细胞中的核内复制,促进了细胞核倍性增加,进而促进巨细胞发育从而有利于线虫发育,导致植株感病。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野生樱桃李过敏性反应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sogdiana Vassilcz.)扦插苗为试材,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鉴定其抗性,并对抗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新疆野生樱桃李抗病植株发生过敏性(HR)反应,在接种后1d根系就出现典型的HR反应,并且在线虫周围细胞中发生HR反应的比例始终高于感病植株。在抗性植株发生HR反应的同时其体内大量产生过氧化氢,尤其在接种后1~2d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快速增加,这与HR反应特征基本一致。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抗病植株中的VAD1和PO2表达均高于感病植株,说明新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机制在于侵染后首先引起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上升,进而产生HR反应限制了巨细胞的发育,使线虫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发育受阻,导致不能形成根结。同时VAD1和PO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启动抗病反应,从而使植株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9.
单叶蔷薇的花芽形态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叶蔷薇花芽分化从3月下旬开始至4月下旬完成, 历时30 d, 其过程可分为形态分化前、苞叶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其中花瓣原基的分化只进行1次, 这是形成单轮花瓣的原因。各花器官原基起源于花分生组织的边缘区细胞。生殖生长锥直径和细胞数的增加在生长锥膨大期和心皮分化期较高。  相似文献   
20.
胡建芳  贺海洋  冷平 《园艺学报》2004,31(2):155-159
 对葡萄心皮融合过程以及雌蕊各部分形成进行了详细观察。在早期发育阶段心皮是分离的,随着发育心皮原基出现并不断分裂增长,基部对应两侧初生分生组织向中心靠拢,靠拢的心皮初生分生组织以远轴背腹面表皮细胞相互连合,进而细胞再分化变为薄壁细胞,心皮原基以折叠方式进行融合,融合细胞向上生长分化花柱和柱头,向下则构成子房组织,将子房隔成2室。3心室子房的形成可能有两种方式,即生殖后融合与特殊区域生殖后融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