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213篇
农学   170篇
基础科学   201篇
  115篇
综合类   964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612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以钟花樱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萌发法检测花粉生活力,研究液体培养基中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硼酸、氯化钙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在3种低温条件下进行花粉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钟花樱花粉离体培养的最佳配方为蔗糖15%+硼酸50 mg/L+氯化钙100 mg/L。降低保存温度能延长钟花樱花粉保存时间,在4℃的环境条件下,保存30 d时检测花粉就完全失去活力;在-20℃的低温环境下,贮藏150 d时花粉萌发率为28.30%,270 d时降为0;在-80℃低温环境下,贮藏150 d时花粉萌发率为45.19%,270 d时降为0。  相似文献   
992.
对海南万宁新中农场7-33-97橡胶幼树上发生的回枯病进行病原菌鉴定、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橡胶幼树回枯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Criff.et Maubl.]。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菌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 ℃,pH值为4,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大豆蛋白胨;且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异噻唑啉酮杀菌剂是一类新型的高效杀菌剂,广泛应用于个人洗护用品、制药、水处理等领域,但是目前其对土壤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将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卡松(Kathon)CG用于土壤灭菌,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供试土壤加入卡松CG前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以评估卡松CG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并考察了卡松CG浓度、pH、温度、时间等对杀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松CG对两种土壤中放线菌杀灭率均为100%,对细菌、真菌的杀灭率随卡松CG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卡松CG浓度由0.5 ml/L升至3.0 ml/L时,对风干土壤中细菌、真菌的杀灭率分别由84.1%、78.0%升至98.7%、99.6%,卡松CG浓度升至5.0 ml/L时,对细菌和真菌杀灭率接近100%;当卡松CG浓度较低(3.0 ml/L)时对新鲜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杀灭率与风干土壤相比有所下降,此时过高的pH也会降低细菌和真菌的杀灭率,但当卡松CG浓度3.0 ml/L时,对风干土壤和新鲜土壤中细菌、真菌杀灭率均99.0%,pH对杀灭率影响较小;土壤温度(25~50℃)对土壤细菌杀灭效果没有影响,且卡松CG对土壤细菌杀灭作用持续时效72 h。本研究表明,卡松CG可以在较低浓度下有效杀灭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杀灭效果在25~50℃内保持稳定,受土壤pH影响较小。采用卡松CG可以作为土壤研究中控制生物因素的备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叶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加快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了解云南大叶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8对SSR引物对94份大叶茶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28个,平均每个位点为4.57个;Shannon信息指数(I)在0.91~1.66之间,最小为5087位点0.91,最大为1696位点1.66,平均每个位点为1.3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数值在0.476~0.753之间,最小为5087位点0.476,最大为1696位点0.753,平均值为0.64;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1、0.70。通过对94份供试材料来源地遗传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材料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不同来源地之间而非同一来源地内。并且多数同一来源的材料分散在不同类群中,材料来源地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认为,聚类结果与多态性信息含量等参数值分析结果一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可为云南茶树资源的育种和创新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5.
设置了燕麦3个播种量(103.2 kg/hm~2、154.8 kg/hm~2、206.4 kg/hm~2)和饲用豌豆3个播种量(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分析了播种量对南方冬闲田种植燕麦和饲用豌豆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和饲用豌豆的干草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大,播种量大的2个处理显著高于播种量最小的处理(P0.05)。通过1 m垄段的株数与干草产量回归方程分析,燕麦和饲用豌豆的干草产量随着株数的增加而提高;当株数达到一定量后,燕麦产量呈下滑态势,相关系数为0.764(P0.01),饲用豌豆产量趋于平稳,上升幅度不大,相关系数为0.683(P0.01)。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能有效控制文山州红火蚁的进一步入侵和蔓延,在文山市、广南县、丘北县开展了0.02%顺式氯氰菊酯0.45%胺菊酯饵剂、1%乙酰甲胺磷饵剂、0.1%茚虫威饵剂、0.1%高效氯氰菊酯粉剂4种药剂对红火蚁蚁巢和工蚁的田间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红火蚁的蚁巢和工蚁均有防治效果,在施药后9 d防治效果逐渐显现。施药后15 d 4种药剂对红火蚁的蚁巢和工蚁的防治效果如下:0.1%茚虫威饵剂,对蚁巢防效93.3%,对工蚁防效92.9%;0.02%顺式氯氰菊酯粉剂0.45%胺菊酯饵剂,对蚁巢防效88.6%,对工蚁防效89.9%;1%乙酰甲胺磷饵剂,对蚁巢防效73.7%,对工蚁防效72.7%;0.1%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蚁巢防效57.9%,对工蚁防效64.9%。综合4种药剂对红火蚁蚁巢和工蚁的防效考虑,在进行红火蚁防治时优先选用0.1%茚虫威饵剂。  相似文献   
997.
高校教师需要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但大多数农林高校文科教师发表核心期刊数量存在不均衡。文章以9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为样本,分析了农林高校教师的论文发表情况。研究表明:1.中游和普通农林高校二级文科学院中,20%的教师发表了80%以上的核心期刊论文,80%的教师发表不到20%的核心期刊论文; 2.学校层次越高,教师发表论文数量越多,不均衡程度越小。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排名较低的农林高校文科教师的论文发表更加集中,无论是在上游农林高校、中游农林高,还是普通农林高校,论文发表的集中趋势基本保持在高位。农林高校应该给学术论文发表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帮扶或者提供多样选择,以保证大部分教师都有向上提升的通道。  相似文献   
998.
陇南红提葡萄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提葡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时间对葡萄外植体萌发的影响,确定最佳消毒时间,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组培苗驯化移栽等过程的条件。结果表明:使用75%乙醇消毒60s,0.1%氯化汞消毒8min,可以达到最佳灭菌效果,最佳初代培养基为DKW培养基+蔗糖30g·L~(-1)+琼脂8g·L~(-1)+6-BA0.2mg·L~(-1)+IAA0.2mg·L~(-1),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DKW培养基+IBA0.5mg·L~(-1)+NAA0.5mg·L~(-1)。  相似文献   
999.
文章先简单阐述了城乡生态农庄的内涵,指出生态的概念特点及意义,然后分类列举了部分生态农庄规划的相关理论,以及从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基本环境、产品选择等方面列举了生态农庄规划的方法.最后结合楚雄宏宝百果生态农庄进行实例详解.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TVDI方法在荒漠草原旱情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低空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以及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ast 8数据对同一地区的旱情状况,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干旱频发的乌审旗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借助分裂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Ts),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干旱监测模型,分别反演MODIS-TVDI和Landast8-TVDI,并与同期野外实测的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基于MODIS和Landast8 2种遥感数据计算得到的TVDI与各层的土壤水分线性相关显著,两者都能表征地表的干旱分布,且Landast8-TVDI与各层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大于MODIS-TVDI与各层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其中0~10 cm表层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要好于0~20 cm、0~30 cm的相关性。因此Landast8-TVDI能够更好地反映乌审旗荒漠草原的土壤水分状况,更适宜于旱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