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皮埃蒙特牛与秦川牛杂交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秦川牛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引进意大利著名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与非保种我秦川牛进行杂交试验。并与同期同龄的短角红牛、利水赞牛杂种后代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皮秦F1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明显优于秦川牛、杂交效果也好地短角牛和利木赞牛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32.
三峡库区马尾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尾松林下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准确量化马尾松林下降水分配过程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9月,在1个马尾松林下布设16个截面面积为3 000 cm~2的雨量收集器来观测穿透雨,选择27株马尾松标准木研究树干茎流的空间变异特征,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冠层结构参数与穿透雨、树干茎流之间的关系,并用Monte Carlo抽样方法确定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估测穿透雨所需雨量收集器的数量。【结果】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1 008. 4 mm,林下总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分别为829. 8和14. 4 mm,各占总降雨量的82. 3%和1. 4%;树干茎流量和茎流率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茎流量变异系数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减小,且茎流量变异系数达到60%后趋于稳定,树干茎流量与树木的冠幅面积和胸径呈显著正相关(P0. 01);穿透雨率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穿透雨率达到87%后趋于稳定,用"S"曲线函数可较好地拟合穿透雨率与降雨量的关系(P0. 01);在测定样地中,穿透雨量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其变异系数随降雨量增加先显著降低而后稳定,两者用倒数函数拟合效果较好(P0. 01);冠层结构是影响穿透雨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但其作用因降雨量的大小而不同;叶面积指数、冠层厚度、测点距树干的距离以及冠层覆盖度均能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其中以叶面积指数对穿透雨量的影响最大;不同雨量级在相同置信区间达到相同的误差水平,所用穿透雨收集器数量不同,随着雨量级增大,用较少雨量收集器就可以达到相同的误差水平,当雨量级在0~10mm时,所用穿透雨收集器数量最多,即95%置信区间下,5%误差范围内,所需最少的穿透雨收集器数量为13个;雨量级在大于40 mm时,达到相同误差水平所用集水槽数量最少,即95%置信区间下,测的穿透雨值在5%误差范围内,所需最少的穿透雨收集器数量为6个。【结论】马尾松林下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空间变异特征同时受降雨特征和冠层结构特征的影响,且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的空间异质性均随着降雨量增大而减小,而后趋于稳定,但树干茎流量的空间变异系数稳定值大于穿透雨,冠层结构决定了林内穿透雨量空间分布的总格局,其中以叶面积指数与穿透雨率相关性最强,而胸径对树干茎流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本研究在参考降雨量级0~10 mm时,在95%或90%的置信区间下,若将穿透雨数值控制在5%误差范围内,在50 m×50 m样地内至少需布设13或11个3 000 cm~2收集器。  相似文献   
33.
34.
为分析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钱松叶片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金钱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5%。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31.72%),石竹烯(18.57%),β-瑟林烯(6.16%),α-衣兰油烯(5.71%),β-榄香烯(5.64%),α-愈创木烯(5.28%),β-桉叶烯(3.36%)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2.92%。可为金钱松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朱砂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提取法对朱砂根的根、茎、叶三部分分别提取,用化学反应法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朱砂根中含有叶绿素、挥发油、三萜类、酚类、醌类、强心甙、有机酸、黄酮类、三萜皂苷、鞣质、氨基酸、糖类等多种物质.对朱砂根总皂苷进行定向提取,用紫外扫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总皂苷在436nm和530nm波长具有吸收峰.  相似文献   
36.
采用自动气象观测站对林内外小气候进行定位观测的方法,以神农架森林生态站2019年9月~2020年8月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从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等因子对神农架华山松人工林林内外气象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林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林外,而其他季节林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林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10月,林内外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79.7%和76.9%。空气相对湿度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在雨季林内相对湿度高于林外,而其他季节林外相对湿度高于林内。林内风速低于林外,林内比林外月平均风速降低44.3%。全年林内外太阳总辐射分别为1047.9 MJ?m-2和4116.9 MJ?m-2,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514.4 umol?m-2s-1和1987.9 umol?m-2s-1,林内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在各月均明显低于林外。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武汉城市森林常见植物物候节律特征,以武汉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的18种常见树种为观测对象,基于连续3年的物候观测数据开展主要树种物候特性研究,绘制树种物候图谱,并分析物候现象间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树种物候期与温度和降水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影响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果实或种子成熟期的主要环境因子为≥5℃的积温、平均气温和累积降雨量,落叶期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及≥5℃的积温,且不同环境因子在不同物候期存在正反效应的差异。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果实或种子成熟期进行物候型聚类,初步确定萌发型3个、展叶型2个、开花型3个、果实成熟型3个,而且按照“萌动型—展叶型—开花型—果实成熟型”进行链接和归并,18种树种共划分出9个物候类型。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武汉地区常见树种物候变化特征,为城市森林树种筛选、林木培育管理以及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安书红  顾地周  胡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14+17829-17814,17829
[目的]探讨试管内诱导草莓匍匐茎发生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草莓进一步脱毒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影响草莓丰香试管内诱导匍匐茎发生的激素浓度配比进行优化筛选,对各步骤各主要因子和水平的作用进行探讨,进而获得可用于脱毒的草莓匍匐茎茎尖。[结果]草莓丰香试管苗匍匐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6-BA 1.00 mg/L+GA3 1.90 mg/L+KT 1.00 mg/L,在该培养基上其诱导率达99.5%以上。[结论]在试管内对草莓进行匍匐茎诱导是可行的。该研究为进一步茎尖脱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高程差30 m的消落带,以蓄满水位175 m为基准水平外扩150 m得到交错缓冲区。缓冲区土地利用情况较复杂,本研究通过研究库区上游缓冲区近2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分析前20年上游发展模式。通过马尔可夫函数来预测未来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为上游区域未来规划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1)上游在发展过程中持续紧抓农业用地,可按目前的模式继续发展;(2)生态方面,森林、灌丛、草地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地类占比是有所提高的,目前发展政策是有利生态环境的,但由于水域面积增长导致裸岩增加,水土流失风险增加,需更加重视水土流失的防治;(3)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城乡建设用地与道路占比不断上升,上游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综合来说,可按照2000~2020年的发展模式继续开发建设,但应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尽量建设森林城市,通过工程护坡、生态护坡等技术来加强两岸土地的水土保持力度。  相似文献   
40.
为进一步优化基于飞行平台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的准确率,规范关键技术环节,本研究以松滋市松材线虫病疫区为监测对象,对松材线虫病有人机的航空摄影监测模式进行了探讨。有人机飞行平台应根据作业面积及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进行选择,确保飞行的平稳度;航线设计上应以最节省航线长度为主,减少航线数,减少飞机掉头次数;航摄相机要与飞行平台相适应,能够实时矫正飞行姿态;进行飞行作业时必须制定详细飞行计划,确保飞行顺利。在完成飞行作业后,采用“同诚多光谱图像识别软件”进行影像自动识别,经现场核查验证,结果表明本次监测的总体精度达到81.6%。本研究的有人机航空摄影监测具有覆盖范围广、影像分辨率高、识别精度高、实施周期短、后期处理简便等特点,在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中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