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分离的6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9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APEC分离株在各系统进化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A群为33.4%(22/66),B1群为31.8%(21/66),B2群为13.6%(9/66),D群为21.2%(14/66)。毒力基因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编码自分泌黏附素的aatA和aatB、侵袭素ibeA、空泡形成毒素基因vat、温度敏感性血凝素tsh、摄铁系统的ybtX、耶尔森毒力岛内的ireA、VI型分泌系统的clpV1和vgrG等基因的分布率分别为59.1%、13.6%,7.58%、37.9%、36.4%、25.8%、6.06%、21.2%和42.4%,其中aatA、tsh、vat、ybtX、ireA、clpV1 6个基因在各进化群中分布较为广泛,而个别基因如ibeA仅在B2群中检出,在其他进化群没用检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禽大肠杆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农业温室结构刚度小、自重轻、地震响应小,对抗震的要求各国不同。为探讨中国农业温室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该研究以屋面透光覆盖材料中最重的玻璃温室为研究对象,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选择两个规则形和一个不规则形平面布局,运用MidasGen计算软件,以恒活风雪荷载为基础,对不考虑地震作用的a类荷载组合和考虑地震作用后增加的e类荷载组合进行比较,以构件的最大应力比为评判指标,以地震烈度为变量,分别选取7度(0.10g)、7度(0.15g)、8度(0.20g)、8度(0.30g)和9度(0.40g)(g为重力加速度)来研究地震作用的控制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烈度为7度时,规则和不规则平面的温室,均是不考虑地震作用的a类荷载组合下的应力比更大,即地震作用不起控制作用。地震烈度达到8度(0.20g)时,对于规则平面温室的中柱和侧墙柱,考虑地震作用的e类荷载组合应力比已经非常接近a类荷载组合;对于不规则平面温室的个别凹角立柱,e类应力比(0.31)略大于a类(0.29);当地震烈度达到8度(0.30g)时,对于规则平面温室的个别构件,e类应力比(0.36)大于a类(0.29),最大应力比已经受地震作用控制。结合中国最小风荷载地区地震烈度表,提出在中国玻璃温室设计时,8度(0.20g)及以下地区可不考虑地震作用计算,8度(0.30g)及以上地区应考虑地震作用计算,此外,以塑料薄膜为透光覆盖材料的连栋塑料温室、塑料大棚以及日光温室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不考虑地震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国内温室结构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具体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微电子系统、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针对农业生产中的不同问题,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基于WSN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生产效率。WSN在农业应用中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田间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信息的管理和显示。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只关注WSN解决方案的各环节本身,较少提及各个环节之间的数据流及实现方法。针对WSN在农业应用中较多涉及的信息监测和自动控制,提出了一种适宜于农业监测和控制的WSN应用框架(WSNFFA),为WSN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合理优化的解决方案。框架不仅描述了各层内部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而且给出了各层之间数据流传输方法,并搭建了基于WSNFFA的平台用于实现对苹果园环境的监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总体运行稳定,能满足农业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4.
VA菌根对坪草矿质养分吸收及草坪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利用土培盆栽试验多年生黑麦草接种菌根菌后坪草的生长,色泽以及养分吸收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可使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受到侵染,并可明显增加多年生黑麦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VA菌根可促进黑麦草对P,Fe,Cu,Mg,K,B,Si,S和N等矿质养分的吸收,但却使黑麦草组织中Mn的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5.
两种缓效肥对黑麦草草坪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研究施用两种缓效肥( IBDU和包膜缓效肥) 对多年生黑麦草草坪草生长与质量的影响,证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施用缓效肥不但避免了草坪草旺长现象, 还可获得较速效肥更持久和均一的草坪质量与生长量。但秋季施用缓效肥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包膜缓效肥的效果甚至还低于施用尿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奶牛子宫内膜炎,轻者可引起母牛产后少乳或无乳,继而导致牛的不发情或发情配不上种;重者可引起子宫化脓或长期恶露不净,甚至引起败血症危及母牛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必须对患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及时救治,一旦贻误治疗或治疗方法不正确,疗效不好,往往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07.
首先,采用自适应G-B色差法对初始图像计算,获得色差灰度图,使用迭代阈值分割法提取果实兴趣区;其次,对经形态学处理后的兴趣区图像进行Blob分析,计算每个Blob的离心率和像素面积,去除明显偏离果实形状特点的Blob;最后,应用改进圆形Hough变换算法检测潜在类圆形果实目标,最终采用融合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和网格搜索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判别模型进一步去除虚假果实目标,提升苹果目标的侦测精确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果园自然环境下幼小青苹果的侦测正确率为88.51%,漏报率和误报率分别为11.49%和4.84%,算法模型综合性能指标为90.29%,表明该方法对幼果期苹果目标具有较强的侦测能力和较好的鲁棒性,该结果为果实作业机器人幼果期的自动化果实侦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各省市区秸秆资源管理政策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15年7月各省市区发布的122份秸秆资源管理政策文件进行综合述评。各省市发布的秸秆管理政策文件数与秸秆产量有关,但并非是正相关关系。对秸秆禁烧管理的政策文件约占省市区所有秸秆政策文件的41%,制订了对责任人和单位严厉的财政处罚措施。为减少焚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天津、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西、山东、广东和江苏等地陆续出台了秸秆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实施方案;各省市区根据其具体条件,制订了促进秸秆还田、饲料化、发电及生产沼气等多项综合利用鼓励政策;天津、河北、吉林、上海、安徽、河南、重庆和四川对重点推广秸秆利用技术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不但引导了农民自行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而且促进了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本研究认为,秸秆禁烧的关键不在"禁",而在"用",建议各省市区制订因地制宜的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总结当前政策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制订更合理而有效的管理政策,促进研发和推广适宜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能源作物生产生物乙醇的潜力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基于中国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该文分析了在不影响现有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宜耕边际性土地资源发展生物乙醇能源的生产潜力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长期而言,中国能源作物生物乙醇的总生产潜力在7400×104t以上;中短期而言,如果仅考虑其中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则可生产生物乙醇2170×104t,约占中国2006年汽油消费量的41.4%;中国生物乙醇产量潜力区域差异悬殊,潜力最大的几个省(区)依次为新疆、甘肃、山东、江西和宁夏.  相似文献   
110.
数字果园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字果园是信息技术在果业中由单项应用走向综合应用的必然体现,是综合应用数字化技术研究果园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中的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目的】果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果园生产管理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差较大,尤其是果园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差距更大,因此需要系统总结数字果园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果园提供科技支撑。【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结合相关科研实践,综述近年来数字果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研究现状。【结果 /讨论】果园信息获取、果树生长管理模型、果园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数字果园技术发展趋势是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数字果园技术的应用将会:提高果园精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果品质量和市场营销水平、提高政府对果园生产监管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