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美林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单一的现象,探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借鉴,以获得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以江苏省丹阳市美林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方法研究。[结果]提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将水土保持功能与生态景观、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理念,并界定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的相关概念。[结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应统筹兼顾,综合考虑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和生态旅游等功能。  相似文献   
82.
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评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凤阳山不同植被群落为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实验测定的基础上,通过相邻样地比较法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植被群落0—60cm土层平均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大小关系为:35a杉木人工林(0.299 7g/kg)40a常绿阔叶次生林(0.271 7g/kg)35a针阔混交次生林(0.258 6g/kg)40a杉木人工林(0.252 9g/kg)30a柳杉人工林(0.252 8g/kg)30a针阔混交次生林(0.248 0g/kg),相邻样地基本表现为人工林大于天然次生林;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最小值均出现在夏季。[结论]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及容重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3.
1 目前养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引种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或单纯追求时髦,不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和多个品种。有的将肉鸡与蛋鸡同饲,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给病菌的交叉感染和诱发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4.
苏北粉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苏北沿海粉沙质海岸立地条件下,测定了苏柳、中山杉、美国白蜡3种防护林造林地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盐量、pH值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土壤体积质量、总孔隙度均不同,3种防护林地每层土壤体积质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均小于对照地。各土层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氮、含盐量、pH值从上至下逐渐减小,而土壤体积质量从上至下依次递增。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初步分析了粉沙质海岸土壤特性对防护林营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得出:(1)四种土壤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蛋白酶)与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容重、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盐分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物理性粘粒含量、含水量、速效钾含量不相关;(2)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土壤酶与理化性质之间关系密切,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达0.9443。在土壤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脲酶和蛋白酶,在理化性质中  相似文献   
86.
森林蒸腾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麻栎和栓皮栎的蒸腾耗水规律,有助于了解栎林的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江苏省句容市麻栎和栓皮栎林蒸腾速率进行连续观测,研究蒸腾速率在晴天、阴天和雨天的日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天气下气候因子对蒸腾速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麻栎和栓皮栎蒸腾速率日变化在晴天、阴天均为单峰型,而雨天峰型波动较大。晴天峰值出现在11:30—12:30,阴天峰值出现在13:30—14:00。不同天气下,麻栎、栓皮栎日均蒸腾速率表现为麻栎>栓皮栎,晴天>阴天>雨天。总辐射、气温、饱和水汽压差与麻栎、栓皮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总辐射对麻栎、栓皮栎蒸腾速率的贡献最大,在晴天其贡献度分别为91.7%和85.5%,而在阴天为71.0%和80.1%,在雨天为50.4%和57.9%。总辐射是影响麻栎和栓皮栎蒸腾速率最大的气候因子,其次是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87.
苏北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而杨树-农作物(简称杨-农)生态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土地经营方式.为了探究沿海杨树-农作物生态系统下土壤质量以及农作物生长生理的动态变化,在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滨海盐土条件下设置杨树纯林(CY)、杨树-花生(YH)、杨树-大豆(YD)、杨树-甘薯(YG)4种生态系统,研究各生态系统春、夏、秋3个季节的土壤理化性质,秋季不同生态系统的林地环境因子、林木生长性状、作物光合特性指标等,从而为苏北沿海地区杨-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杨-农生态系统土壤含水量是杨树纯林的1.08~1.17倍,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25%~21.06%;在垂直剖面上,杨-农生态系统对0~1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影响较大;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容重与pH值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都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不同杨-农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状况各不相同,其中杨树纯林生态系统的林木成活率比杨-农生态系统高5~10百分点.杨树纯林生态系统下的光合有效辐射比杨-农生态系统高14.54%~33.59%;各生态系统下的大气CO2浓度的日变化差异不大,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各生态系统下,农作物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相反的趋势,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和气孔导度相似.  相似文献   
88.
我国的沙质海岸分布范围广泛,沿海各省、市均有沙质海岸的分布,且地形复杂,岸段条件各异,形成了多样化的环境特点,这对沿海防护林营建树种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江苏省沙质海岸立地的高侵蚀、高盐碱性及风沙大的特点,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江苏省沙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选择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9.
为了揭示江苏丘陵区栎林内的小气候变化规律,利用土壤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量不同层次土壤温度和水分,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土壤温度日变化来看,4个层次土壤日平均温度冬季为40 cm>10 cm>0 cm>5 cm、春季为0 cm>5 cm>10 cm>40 cm、夏秋季为0 cm>40 cm>10 cm>5 cm;从土壤温度月变化来看,4个层次土壤温度呈倒U型变化,各层土壤月平均温度差异并不显著;从土壤温度季节变化来看,秋、冬两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以冬季最为明显,而春、夏两季规律性不是很明显;从日、月、季节土壤温度变化幅度来看,温度变化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土壤越深,温度越稳定.从日、月、季节土壤水分来看,各层土壤水分变化都较稳定、变幅很小,各层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分变化的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0.
胡海波 《畜禽业》2019,(4):36-37
大规模生猪饲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制约了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规制下,大规模生猪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其发展现状和产生的问题,利用2004—2016年全国4个规模生猪养殖优势区中17个省的统计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以期对其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研究表明:环境制约下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增长阶段,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区域间差距较大。因此,提高总体技术效率已提升大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以推动大规模生猪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