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密花胡颓子果实主要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胡颓子属植物牛奶子果实大量积累番茄红素,高达番茄的17倍,而该属中果实大、口感好的密花胡颓子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尚不清楚。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德甜密花胡颓子1号和2号2个品种的成熟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方法】以甲醇∶氯仿=1∶2(v/v)提取果实中类胡萝卜素,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1260)进行类胡萝卜素定性定量分析。色谱条件:YMC C30分析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A(100%甲醇)、B(含0.2%乙酸铵的80%甲醇)和C(甲基叔丁基醚),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6 min由95%A+5%B组成,7 min时梯度改变为80%A+5%B+15%C,12-32 min梯度改变为30%A+5%B+65%C,48-50 min梯度改变为95%A+5%B,维持该浓度至分析结束(60 min),流速为1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450 nm。【结果】德甜密花胡颓子1号和2号2个品种的成熟果实均积累了大量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品种间的积累量存在差异。其中德甜密花胡颓子1号果实中β-胡萝卜素积累量达(231.84±16.00)µg•g-1DW,是目前已报道植物中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物种之一;德甜密花胡颓子2号品种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含量高达(1 054.10±29.19)µg•g-1DW,是番茄果实(150 µg•g-1DW)的7倍。【结论】密花胡颓子果实中高积累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是继牛奶子之后,在胡颓子属中发现的又一高积累特异类胡萝卜素的野生植物资源,为今后研究果实高积累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52.
以玉簪花瓣为材料,用改良的硼酸盐法提取总RNA。根据已报道的ACC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oxidase,AGO)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带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用RT-PCR技术获得约330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GenBank已知ACO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将此片段以正向和反向插入到中间载体pBSin内含子两端。利用pCAMBIA35S-1301作为桥梁载体,构建RNA干涉表达载体pCAMBIA-ACO。采用冻融法将pCAMBIA-ACO导入根癌农杆菌GV3101中,得到完整的Ti质粒表达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53.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1等16个材料作为参照,对粳稻品种8411/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两个抗白叶枯病新种质SH5和SH76进行了白叶枯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SH5和SH76在苗期的抗谱较广,并且与已知抗病基因的抗谱不同,但与IRBB5(xa5)和IRBB7(Xa7)相似。分别用xa5和Xa7的分子标记2F_1R和M5进行检测,确定SH5和SH76中不含有xa5和Xa7基因。初步推测SH5、SH76可能含有一个新的抗病基因或者一个连锁的基因簇群。  相似文献   
54.
55.
<正>一、播前准备1.品种选择。选用增量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竖叶、耐密、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推荐使用永优浚单20、永优浚单18、永优浚单26、永优优浚单29、郑单958、浚研158等品种。2.种子处理。选种晒种:播种前精选种子,将大小粒3分开,选晴天晒种1d-2d。药剂拌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种子处理剂进行种子处理。用50%辛硫磷乳油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防治粗缩病、苗枯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56.
热激转录因子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雷  胡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31-1934,1950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在胁迫逆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7.
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籼稻品种IR64和粳稻品种Azucena杂交产生的包含96个加倍单倍体株系的群体.在分蘖期用10%PEG一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7d,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阻力、叶温和含水量,利用285个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共检测到与抗旱性相关的4个生理指标的6个加性QTL和6对上位性QTL。  相似文献   
58.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色差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能达CT310色差计测定了金萱、翠玉、黄棪、白叶单枞茶4个品种闽南工艺传统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色差变化.结果表明,原料经晒青、晾青后,L值(明亮度)和b值(黄蓝色度)增加,a值(红绿色度)减少(即绿度增加),其可能与茶青经摊放后"回水返阳"有关;做青使L值和b值降低,a值增加,白叶单枞茶表现尤为明显,这与其多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有关;随着工序进程的不断深入,L值、b值继续下降,a值不断增加,4个品种趋势相同,仅在量上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59.
【目的】早衰突变体是研究早衰机制的良好载体,对于探究早衰的遗传机理与作用机制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EMS诱变获得了一个早衰突变体lps1,并对该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进行表型观察、细胞学及组织化学分析、生理生化分析、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和激素处理。【结果】lps1的叶片从3叶期开始发黄,成熟期株高、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极显著降低。电镜观察发现lps1叶表面光滑,硅质化突起和叶绿体数目减少、片层结构紊乱。生理生化分析表明lps1中有大量的活性氧积累,同时伴有蛋白质的降解、细胞膜的损伤以及大规模的细胞死亡。遗传分析表明该早衰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并且其在第5染色体上编码了一个泛素结合酶。亚细胞定位结果证明LPS1蛋白在细胞质与核中均有表达。外源激素处理发现,lps1对外源激素的处理更为敏感,且LPS1突变促进了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LPS1 突变使水稻ABA合成信号途径异常,进而引发H2O2等一系列与衰老相关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动,导致lps1过早衰老,最终造成水稻产量严重降低。  相似文献   
60.
金萱乌龙茶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萱是我国台湾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之一.采用SDE法提取金萱条形乌龙茶香精油,然后用GC/MS法分析香精油的香气组成,结果共确定出61种香气成分;对主要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萱乌龙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顺)-己酸-3-己烯酯、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芳樟醇氧化物(Ⅲ)、己醛和吲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