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姬松茸属于草腐型菌类,它对营养物质可适性较宽,能分解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等作为碳氮源。目前,姬松茸发展迅速,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寻找适宜姬松茸生长的最佳营养组合,我们进行了试验,初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出一些菜用大豆新品系,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为了进一步鉴定这些新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及生育特性,2004年在本所试验场进行了新品系比较鉴定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系刺芹侧耳白色变种,又称白灵菇。其营养丰富,质地优良,口感佳,是一种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近几年来,白灵侧耳人工栽培技术偶见报道,但提出要将发菌好的菌袋经过1~3个月的菌丝后熟期或长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进行出菇管理,导致栽培周期很长,成本加大,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我们经过几年的多次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沪选23—9系由福建省种子总站和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合作,从上海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引进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6~2008年参加福建省菜用大豆品种试验,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低温处理0~5d,再在自然光照下培养有利于白灵侧耳原基的形成;在光照条件下,低温刺激10d对白灵侧耳原基形成的效果最好;后熟培养和搔菌不利于原基形成且延长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16.
太阳菇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闽豆5号’系以‘浙2818’为母本、‘毛豆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选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在2009~2010年的多点区试中,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鲜荚平均产量达9960.6 kg · hm-2。201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胡润芳 《饲料广角》2007,(11):42-43,46
养猪行业自2005年下半年进入寒冬,猪饲料特别是浓缩料的销售也如瀑布飞流直下。2006年下半年的猪无名高热病更是雪上加霜,生猪散养伤亡惨重,存栏大幅度下滑。然而,稍具规模的中小养猪场风景这边独好,无名高热几乎没受什么影响,而与之相对的预混料销售也只是略有起伏,令人三思。  相似文献   
19.
饲料销售增量有两种渠道:增加吃饲料的动物,增加销饲料的客户,即老市场的挖潜和新市场的开发。本文笔者介绍如何开发新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袋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杏鲍茹是亚热带及草原地带典型菇类,侧耳属.杏鲍菇营养丰富,口感绝佳,有保健作用,适合保鲜、加工,极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在全世界商业性栽培较少,污染率高,生物转化率低.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次袋栽试验,现仅将杏鲍菇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在14—16℃,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因而必须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栽培季节,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