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讨 ELISA 检测牛布氏杆菌病的价值及酶标金黄色葡萄球菌 A 蛋白(PPA)在检测上应用的可行性,对40头牛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诊断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牛布氏杆菌抗原:由吉林省地方病  相似文献   
42.
林蛙多糖(TCPS)的组分分析及理化性质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肝素为对照品,对林蛙多糖(TCPS)进行了定性分析。经组分鉴别试验、异染试验及其它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TCPS主要由氨基己糖、己糖醛酸和SO4^2-组成,为类肝素物质。  相似文献   
43.
林蛙油软胶囊产品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按照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审批标准的要求,在相对湿度75%,温度37℃的条件下,对林蛙油软胶囊进行了3个月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的微生物指标,主要理化指标,感官指标等检测项目均未发生变化,林蛙油软胶囊产品稳定性指标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44.
林蛙皮抗菌肽的提取及其某些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从长白山产林蛙皮肤中分离到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多肽混合物LPⅠ,经凝胶过滤,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抗菌尖性的多肽物质LPⅡ。抑菌试验表明,对于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真菌,LPⅠ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LPⅡ具有较中的抗菌作用。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LPⅡ为单一区带,测定其分子量为6.3ku。  相似文献   
45.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核桃蛋白,用木瓜蛋白酶对提取的蛋白进行水解,制备核桃蛋白肽,并应用微胶囊化技术制备核桃蛋白肽微胶囊。本研究主要对蛋白肽的微胶囊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为1:3:2的阿拉伯胶、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时包埋率最高,达到83.7%;喷雾干燥生产微胶囊核桃蛋白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200℃、进风流量120m3/h、出风温度110℃、进料浓度24%,此条件下微胶囊的成品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46.
林蛙多糖(TCPS)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中国林蛙的蛙头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林蛙多糖(TCPS)的适宜条件为:酶制剂用量为20%,pH值为9.0,水解温度为50℃,水解时间为6h。最后,TCPS粗提物的产率按鲜组织计算约达1.4%,高于其他条件的2-3倍。  相似文献   
47.
以甜荞麦皮为原料提取荞麦皮色素.采用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乙醇浓度和料液比.荞麦皮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5%,料液比1:5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 h,在该条件下荞麦皮色素提取率达到6.71%.  相似文献   
48.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土壤中,通过富集筛选,获得1株新的多菌灵高效降解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的降解特性和粗酶提取液的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所获得的菌株与Raoultella菌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将其命名为Raoultella sp.MBC,该菌株能在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25℃、pH7.0、200 r·min-1的最适生长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72 h,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100%;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加氮源和碳源在培养后期均可以提高多菌灵的降解率,外加氮源对多菌灵的降解效果优于外加碳源;该菌体的粗酶提取液具有降解多菌灵活性,且多菌灵降解酶为诱导酶.研究结果为多菌灵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和酶修复提供了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方法,分析了健康乳牛15例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乳牛33例的血清蛋白成分。健康乳牛的血清蛋白成分:白蛋白50.89±1.41,α_1-球蛋白3.08±0.29,α_2-球蛋白9.25±1.08,β-球蛋白12.43±1.61,γ-球蛋白24.63±1.34。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为1.03。卡他性子宫内膜炎乳牛的血清蛋白成分:白蛋白46.71±2.14,α_1-球蛋白6.00±1.74,α_2-球蛋白10.50±2.04,β-球蛋白6.90±1.86,γ-球蛋白10.50±2.79,A/G为0.88;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乳牛的血清蛋白44.08±2.27,α_1-球蛋白5.20±2.99,α_2球蛋白10.01±1.88,β-球蛋白6.20±0.82,γ-球蛋白34.31±3.46,A/G为0.79;脓性子宫内膜炎乳牛的血清白蛋白35.54±2.20,α_1-球蛋白3.50±1.96,α_2-球蛋白8.40±3.04,β-球蛋白7.60±2.43,γ-球蛋白44.96±2.51,A/G为0.55。患慢性子宫内膜炎乳牛的血清白蛋白减少,差异显著(P<0.05),α_1、α_2-球蛋白稍有变化,β-球蛋白显著减少,差异极显著(P<0.01),γ-球蛋白为上升趋势,随着炎症的加深加重而逐渐增高,差异极显著(P<0.01)。查明慢性子宫内膜炎乳牛与健康乳牛血清蛋白成分的差异,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硫氰酸生成酶(Rhodanese,EC2.8.1.1),也称硫代硫酸盐硫基转移酶(Thiosulfate sulfurtransferase,TST),是一种线粒体基质酶,该酶通过催化硫代硫酸盐中的1个硫原子转移到氰化物或巯基化合物,使氰化物和H2S毒性降低,在硫氰酸生成酶的催化下,与氰离子结合转变为毒性甚微的硫氰酸盐从肾排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