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3篇
  17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差分GPS技术在谷物测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鹏  陈树人  尹建军 《农机化研究》2005,(2):216-217,220
目前,在谷物测产系统中,开始应用动态差分GPS技术建立产量计算模型和小区产量分布图,以获得农作物小区产量信息。为此,介绍了GPS定位原理、方法以及动态差分GPS技术,并进行了差分定位试验和分析。差分GPS在谷物产量图生成中的应用表明,差分GPS技术能满足田间谷物测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优化施肥和缓释肥对水稻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小区试验探索优化氮肥分次施用及缓释肥对稻田氮磷形态和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TN浓度在施肥后的第1天达到最大,NH4+-N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的第2天,随氮素的转化,NO3--N浓度在第4天达到高峰。总体上NH4+-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主要表现形态,而农田灌溉和降雨可显著提高NO3--N的比例。总磷浓度在基肥施用后的第2天达到高峰,在基肥施用后的第7天和灌溉或降雨农田被扰动后的第2~3天稻田田面水总磷浓度出现回升现象。农田灌水及天然降雨也可使田面水中可溶性磷呈现降低趋势,颗粒态磷的比例升高。水稻生育初期的径流水中总氮、总磷相对较高,远远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的标准限值(TN 2.0mg/L,湖、库TP 0.2mg/L)。平均4次产流中,相对于传统施肥,优化施肥氮肥分次施用及缓释肥处理产生的径流中总氮浓度可降低约22.98%~42.88%。  相似文献   
63.
巢湖沿岸典型圩区夏季水稻生长期营养盐输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巢湖及其主要支流沿岸分布着很多地势低洼、靠排灌站抽排水进行排涝和引水灌溉的圩区。为探明圩区农业非点源营养盐输出特征,本研究选择巢湖沿岸某典型圩区,于2009年水稻生长期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和室内水质分析。2009年夏季该圩区较干旱,有3次共70.8mm的排水和3次共34mm的进水。排水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分别在0.8~6.5mg N/L和0.05~0.6mg P/L之间,高于受纳河流柘皋河水质。TN和TP排水事件平均浓度EMC分别为4.28mg N/L和0.3mg P/L,水质总体处于富营养化和超富营养化水平。排水营养盐浓度与降雨排水量、施肥水平和距离施肥时间有关,并呈现复杂的动态变化。夏季水稻生长季节(6-9月)TN和TP净输出通量分别为2.10kg N/hm2和0.13kg P/hm2,占施肥总量的1.2%和0.4%。圩区的特殊地势和排水过程,使得圩内水稻田和沟渠具有较大的蓄水容量和较强的滞留效应,加上实验时期相对干旱,营养盐输出通量总体较低。由于农业非点源污染输出受排水量影响大,圩区又多为距离天然水体很近的敏感地带,圩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对受纳水体的潜在和长期影响不容忽视。圩区各类污染输出对受纳水体的长远影响及如何有效控制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利用在江淮流域5 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下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矿质氮的变化,为该地区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水稻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施化肥比较,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0~20 cm 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显著减少了水稻施蘖、穗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但提高了水稻生育期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连续5 年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中,水稻产量随逐年增加。等氮量下,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从第4 年开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产量高于HY,HECF和HEDM分别比HY增加氮肥利用率14.7%和8.6%。等氮用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少了土壤矿质氮损失,增加了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氮肥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5.
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效果越来越需要与职业标准要求对接,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时代背景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团队从参考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成效考核体系等方面对《种子法规与行政管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创新,初步探索出一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为社会持续培养输出振兴种业的专业人才,助力种业振兴行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6.
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是菰(Zizania latifolia)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其二型态转换与茭白孕茭密切相关,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途径在真菌二型态转换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酵母型及菌丝型菰黑粉菌的差异蛋白表达及转录组分析数据,克隆了菰黑粉菌中一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基因UeMkk1(GenBank登录号:KR870332).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2 204 bp,开放阅读框2 043 bp.与模式菌酵母的MAPK途径蛋白进行聚类分析表明,UeMkk1属于MAPKK蛋白,NCBI中Blast比对结果及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UeMkk1与黑粉菌属真菌的Mkk1同源性较高,其中与大麦坚黑穗病菌(Ustilago hordei)的MKK1一致性达到84%,其丝/苏氨酸双特异性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在不同真菌中高度保守.同时,本研究通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从蛋白裂解上清液中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UeMkk1蛋白.另外,对不同碳源诱导后菰黑粉菌的生长特征观察及UeMkk1的表达分析表明,蔗糖能诱导菰黑粉菌菌丝的形成及生长,UeMkk1的表达量在菌丝生长后期下调表达;PDA、葡萄糖及麦芽糖培养基中菰黑粉菌保持酵母型生长,UeMkk1呈周期性上调表达.以上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开展UeMkk1基因的功能研究,阐明其在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及茭白孕茭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7.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生产领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动化技术在生产控制领域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其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故障发生概率的降低,资源成本节约,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对自动化技术在生产控制领域应用的方式和配制,自动化技术在生产控制领域应用的内容,及其应用的意义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自动化技术较为系统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生产控制等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2014年初春,新疆北屯市周边团场羊场爆发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药敏试验等实验,确定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经敏感药物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防控类似疾病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胡鹏 《农家致富》2014,(12):56-57
江苏省海门市悦来镇坚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大力构建“一镇数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该镇悦来村的榨菜走在了一村一品发展的前列。据村民介绍,今年4月采收季节平均亩产鲜榨菜3840公斤,  相似文献   
70.
贾德福  胡鹏 《农业与技术》2000,20(1):87-87,F003
设备管理工作是伴随着工业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国有设备又是国家的资产及物质财富、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非常必要。高等学校的仪器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科技开发能力的衡量标准。因此,管理好仪器设备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