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甬甜5号属脆肉型小哈密瓜品种,近年逐步成为浙江省甜瓜主栽品种。根据甬甜5号定植天数测定植株叶片数、植株最大叶叶长和叶宽、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植株茎粗、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这些性状与定植天数的动态变化,研究甬甜5号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  相似文献   
22.
概述了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及其鉴别寄主,甜瓜白粉病抗性遗传,甜瓜白粉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甜瓜白粉病研究上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3.
甜瓜长季节栽培分为大棚特早熟避台长季节栽培和大棚越夏长季节栽培两种类型,大棚特早熟避台长季节栽培采用大棚配合多层覆盖、连续结果的栽培模式,选择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快、瓜能正常膨大、成熟,品质优的早熟品种,如白雪EL等,4月上旬前第1批瓜可上市,可避开台风影响连续采收2~3批瓜;大棚越夏长季节栽培采用地膜下铺设滴管、大棚全地膜覆盖连续结果的栽培模式,一般5月中旬始收,可连续采收3-4批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甜瓜病害可以在甜瓜的整个生育期发生,造成甜瓜病害的病原菌包括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黑点根腐病菌(Monosporascus cannonballus)、蔓枯病菌((Didymalla bryoniae)、白粉病菌(Golorinomyces cichoracearum)等多种,本研究在发病的甜瓜的根部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对这个番茄匍柄霉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可以对甜瓜叶片造成17.2 mm的病斑,所以猜测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有可能是甜瓜潜在的病原菌,目前还没有相关类似的报道。  相似文献   
25.
11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始收,浙江地区共采收4~6批,持续采收至11月,江苏地区共采收2~3批,持续采收至7月。该技术西瓜667 m2产量在4000~6000 kg,667 m2产值达8000~11000元,在浙江宁波、台州,江苏盐城、南通,安徽沿江江南等地成为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26.
小松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L.)Makino],亦称小菘菜、菘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普通白菜的变种,原产中国,在日本普遍栽培.与普通白菜相比,小松菜生长势更加旺盛,株型更加开张,叶柄加长,单株分蘖数较多,叶色浓绿,某些品种更耐热、耐寒、耐抽薹,钙含量更高,适宜加工,属于加工型十字花科蔬菜.小松菜以幼嫩的植株供食用,叶质柔嫩,味道鲜美,经烹调后色泽翠绿,营养价值高,超过绿叶菜之首的菠菜.  相似文献   
27.
南方多雨地区小松菜周年栽培适宜品种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松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L.)Makino〕,亦称小菘菜、菘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普通白菜的变种,原产中国,在日本普遍栽培。与普通白菜相比,小松菜生长势更加旺盛,株型更加开张,叶柄加长,单株分蘖数较多,叶色浓绿,某些品种更耐热、耐寒、耐抽薹,钙含量更高,适宜加工,属于加工型十字花科蔬菜。小松菜以幼嫩的植株供食用,叶质柔嫩,味道鲜美,经烹调后色泽翠绿,营养价值高,超过绿叶菜之首的菠菜。我国近年来引进多个小松菜品种,作为速冻加工型出口蔬菜,因其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可周年生产)、产量高、效益佳、市场前景好,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蔬菜之一。浙江省宁波市自2002 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目前已成为宁波市出口日本的主要创汇蔬菜种类之一,2004 年种植面积逾3 333 hm2,出口创汇额逾7 500 万元。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了从生化与分子水平上研究卫星搭载后辣椒突变后代的遗传变异性。[方法]对卫星搭载后的辣椒种子返地种植,经田间初步筛选,采集生长期顶端嫩叶,对SP1~SP4代进行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和RAPD检测分析。[结果]卫星搭载后辣椒叶片中的蛋白发生了变异,与对照有明显差异,SP2代起蛋白条带比对照增加了2条,分子量分别为15.0 kD和27.0 kD,且这种变异能够稳定遗传。RAPD分析表明,所用45个随机引物中有6个引物扩增出了条带,其中5个引物扩增出了特异条带。卫星搭载后的辣椒植株DNA突变程度为:S23=7.2%,S27=1.6%,S33=2.4%,S62=3.2%,S68=13.6%。突变后代在DNA水平上与对照存在差异,说明突变体基因发生了点突变或染色体互换、缺失。[结论]该研究对于辣椒空间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脆肉厚皮甜瓜新品种‘甬甜 7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甜7 号’为脆肉型厚皮甜瓜,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约1.8 kg;果皮米白色,布细密网纹;果肉浅橙色,中心折光糖度15%以上,口感松脆、细腻;适宜华东地区春季和秋季设施栽培,较抗蔓枯病,综合抗性好,产量16.2 ~ 36.5 t · hm-2。  相似文献   
30.
本文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q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适于细菌性果斑病菌株活细胞快速检测的PMA-qPCR方法。通过试验控制单因素变化,对PMA预处理反应体系中的各参数进行优化,确立了PMA终浓度为9μg·mL-1,曝光时间为8 min的PMA预处理体系,能有效抑制1.0×107 mL-1灭活死菌的扩增,对活菌的扩增没有影响。当活菌数在2.0×101~2.0×106 mL-1,qPCR反应体系中活菌数与Ct值呈线性相关(R2=0.982 7)。本文建立的PMA-qPCR方法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去除细菌性果斑病死菌的干扰,定量检测出活菌数量,研究结果可为植物细菌性果斑病的流行规律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并能有效避免PCR检测实际样品可能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