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2篇
综合类   97篇
水产渔业   4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和海水盐度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南美白对虾(LitnpenaeusVannamei),又称白肢虾(White lagshrimp)、白对虾(Whiteshrimp),过去曾译为凡纳对虾,为热带型种类。该虾生长迅速,抗环境变化和病毒能力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目前国内外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关于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3],对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也有报道[4]。试验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水体的溶氧水平和盐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虾的饲养管理和虾苗运输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  相似文献   
42.
底质对日本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分别以1倍及2倍的F/2配方中的氮浓度培养微绿球藻并在培养5d后采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2倍氮浓度组的微绿球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倍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硝酸钠组比脲组的粗蛋白含量高。氮源及浓度对总脂含量的影响正好与对粗蛋白的影响相反。2倍氮浓度组的微绿球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1倍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氮源对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氮源及浓度对微绿球藻脂肪酸中EPA、总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有极显著影响,氮源相同时高氮浓度组微绿球藻的EPA、∑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低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硝酸钠组极显著高于脲组。  相似文献   
43.
鳗鱼池水质与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室内不同养殖时间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及养殖池氮、磷收支与水质的变化。试验设4组,养殖时间分别为20、40、60、80 d。结果表明:在各养殖时间段,养殖池的主要水质指标pH、DO、TAN、NH3-N、NO-2-N、CODMn均控制在对虾生长的安全范围内;试验虾体长(L)和体质量(W)间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方程W=aLb(a=0.0126~0.0135,b=2.7919~2.8873);体长和养殖时间(t)的关系符合线性方程L=at+b(a=0.0673~0.0818,b=1.7310~2.1536);体质量和养殖时间的关系符合线性方程W=at+b(a=0.0187~0.0496,b=-0.3390~0.0535);成活率(S)和养殖时间的关系符合对数方程S=-11.807 ln t+100.66;不同养殖时间段,各试验池氮、磷的主要输入源均为饲料,其次为初始水层,虾苗体氮、磷输入最少,而收获虾输出的氮、磷占总氮、总磷输出的比例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5.
河口区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池和育苗池水化学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河口区采用人工调配海水培育南美白对虾亲虾和育苗池的水质状况.亲虾池水以紫外杀菌器、生物滤器循环处理,不用药,良好地控制了水质,各项指标均值为pH8.18±0.06;NH3-Nt1.55±0.57mg/L;NO-2-N1.09±0.98mg/L;CODMn20.15±2.88 mg/L.亲虾成活率95%,每尾虾产卵5万粒.以调配海水、封闭式方法培育幼体,添加适量藻液可有效调控水质,各项指标均值为pH8.33±0.04;NH3-Nt1.38±0.27 mg/L;NO-2-N0.15±0.16 mg/L,CODMn20.44±2.39 mg/L,出苗率70%,(8万尾/m3).  相似文献   
46.
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温度、相同盐度为8的调配海水中,以暂养后的南美白对虾幼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瞬时耗氧率,并与溶解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对照组(25.5±0.3℃),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t,mg/g·h)随时间(t,h)延长而逐渐增大,随水体中的溶氧量(DO,mg/L)的减少而逐渐升高;而在两个高温组(30.5±0.3℃、35.5±0.3℃),情况则相反,幼虾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随溶氧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且两个高温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溶解氧以不低于3mg/L为宜。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道了杭州湾畔对虾养殖池水的化学状况。1990年6—10月和1991年7—8月内所观测的虾池水化学成分平均值分别为:总含盐量9.5g/l,碱度1.79m mol/l,pH8.98,阴阳离子含量最高者分别为Cl~-(5.5g/l)与Na~++K~+(3.1g/l),为典型河口水质特点,但仍属海水水质体系,即系氯化水,钠组,Ⅲ型(Cl_Ⅲ~(Na))。有效氮含量丰富,总量平均为1.65mg/l,其中总氨氮占56%,硝酸氮占39%,亚硝酸氮占5%,可溶性有效磷含量较低,仅为0.012,N/P=304(原子比)化学耗氧量(COD_(Mn))17.4mg/l,可溶性有机物与悬浮颗粒有机物含量近为相等。据观测结果与多年生产状况,认为河口区虾池每59小时排换水量约40%,3—4cm虾苗放养密度为18.0±3.0万尾/公顷的管理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8.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相当的氧量来表示[1]。COD是测定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水体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化学需氧量的定量方法依氧化剂不同可分为KMnO4法、K2Cr2O7法和KIO3法。相比之下,碱性KMnO4法的氧化能力较弱,在养殖用水和海水的监测中较常被采用。尽管该法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相对较弱,所测得的数值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但它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能比较出水体相…  相似文献   
49.
运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法对罗氏沼虾育苗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育苗废水经物理法(沉淀、过滤)处理后,水质状况得到改善。浑浊度平均下降68.1%,NH3-Nt、CODMn平均下降24.2%与14.4%;细菌总数、弧菌数下降68.6%和75.4%。24h后二氧化氯3.0mg/L为最佳消毒浓度;24h后溴氯海因3.0mg/L为最佳消毒浓度;48h后百杀迪1.5mg/L为最佳消毒浓度。废水经臭氧消毒14h后对细菌的杀灭率达到92.7%,对弧菌的杀灭率在5h的时候便达到了100%,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约18.6%。消毒剂净化废水的能力依次为臭氧〉百杀迪〉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到一定时间当生物膜成熟后,生物滤器对水质净化有良好的效果,系统可较好保持NH3-Nt低值,而保持NO2^--N低值不易。  相似文献   
50.
凡纳滨对虾室内封闭式养殖水质变化与氮收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模式Ⅰ(臭氧机、增氧机、净水网与复合微生物制剂等)与模式Ⅱ(增氧机、净水网、复合微生物制剂与漂白粉精等)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封闭式养殖试验,探讨了养殖池水质变化规律及氮收支状况.结果表明,在80d养殖过程中,两模式所调控的养殖试验池主要水质指标均控制在对虾生长的安全范围.其中以模式Ⅰ与模式Ⅱ分别调控水质的1号与3号试验池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值为:pH分别为7.92与7.96,DO分别为6.43与6.37 mg·L-1,TAN分别为0.517与0.558 mg·L-1,NO2-N分别为0.396与0.318 mg·L-1,异养菌总数6 863与19 cfu·mL-1,弧菌数分别为13 456与25 cfu·mL-1.两池单位水体产量分别为1.18和1.02 kg·m-3.两试验池氮收支估算结果为:投入饲料氮分别占氮总输入94.6%与95.3%,水层与虾苗含氮共占5.4%与4.7%;水层氮(含排污水)占氮总输出50.7%与58.3%,其近似于通常泥底养虾塘水层与底泥含氮之和占氮总输出的比例,其次是收获对虾占氮总输出31.9%与25.3%,池水渗漏等损失输出氮量占氮总输出17.4%与1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