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鹿蹄草等中草药对油桃采后褐腐病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鹿蹄草、厚朴等中草药单剂及鹿蹄草为主的各中草药复配组合对油桃采后褐腐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1号(鹿蹄草+厚朴+大黄),14号(鹿蹄草+高良姜+虎杖)复配组合在离体试验中抑菌效果最好,10 mg/mL浓度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77%,85.50%;两种组合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1.25,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2.5,5.0 mg/mL。活体抑菌测定结果表明,11号和14号复配组合对油桃褐腐病菌有不同程度延缓侵染和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防治;0.05 mg/mL扑海因与11号组合20 mg/mL,0.10 mg/mL扑海因与11号组合10 mg/mL均能完全抑制褐腐病菌在油桃果实上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国传统发酵干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剂,采用传统中式干发酵香肠制备工艺制备香肠。通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生产干香肠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从香肠中鉴定的挥发性物质有37种,其中酯类占全部挥发性成分含量的42.07%、醛类占31.22%,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3.
对红小豆饮料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处理温度、时间、均质程度、其他添加物等主要因素对红小豆饮料的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口味的调配做了定型定量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经过3年来的研究和指导生产的实践,对我国传统的熏枣加工技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现将该技术总结归纳成系统的加工工艺,以促进熏枣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高压处理袋装榨菜,检测了处理前后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可以很好地抑制细菌生长。压力试验表明,压力升高抑菌效果也随之升高,在300MPa下超高压处理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可以达到并超过国标的要求。时间试验表明,在300MPa下,10min即可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在此条件下,对袋装榨菜的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均可达到国标的要求,可有效延长袋装榨菜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6.
食品蛋白质泡沫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食品蛋白质泡沫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泡沫的方法。还讨论了蛋白质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复水、烘烤条件对加工工艺过程对干红枣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促进枣中非酶褐变及色素物质的变化,因此加工温度、时间对色泽变化的影响很大。即加工中降低温度、缩短加工时间可提高蜜枣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步样品处理、气相色谱测定饼干中油脂和脂肪酸的新方法。样品、乙酰氯-甲醇和正十九烷酸甲酯的正己烷溶液,于密闭水解管中80℃水浴2h,碳酸钾溶液中和,分层后取上清液,经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分别以测得的脂肪甲酯总量和相对分量表示样品中油脂含量和各脂脂肪酸的相对组成。结果表明,本法与索氏提取法测定的油脂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20);市场采集的10个饼干样品中,油脂的含量为18.65%~38.70%,十二烷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是脂肪酸组成的主体,5个样品有反式油酸检出,最高含量达总脂肪酸的23.04%。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6种中草药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无水乙醇制备26种中草药的醇提液,然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中草药。[结果]大黄、甘草、长青叶、独活和山萸肉的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9 mg/ml;其次为长青叶提取液,其MIC值为250 mg/ml。[结论]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惠  赵鑫荟  艾启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75-10277
[目的]探索3种中草药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机理.[方法]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草药中的抑菌成分,处理沙门氏菌,通过测定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苹果酸脱氢酶活性、电导率和菌体超微结构,初步探讨中草药提取液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机理.[结果]中草药提取液能有效的抑制菌体的生长,并可以通过降低酶活性、改变细胞膜渗透性、破坏细胞结构等方式,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效果最好的为鹿蹄草,其次为黄岑,最差的是地榆.[结论]3种中草药对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