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6篇
  3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蔬菜硝酸盐的还原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利用液体培养试验和15N示踪技术 ,研究了通过改变菜心氮源供应条件 ,降低硝态氮累积过程中硝态氮的还原特性。结果表明 ,营养液中的硝态氮源被其他形态氮源替代后能明显降低菜心的硝态氮含量 ;已累积在菜心体中的硝态氮与改变氮源供应条件后新吸收的硝态氮相比较 ,前者的还原率较小 ,较后者难以被还原。改变氮源供应条件前后累积的硝态氮在菜心各部位的分布上存在差异 ,新吸收的硝态氮易累积在代谢活动较为旺盛的部位。尽管在 2种氮源条件下对新吸收硝态氮的还原率相近 ,但供应硝铵态氮源时原累积硝态氮的还原率较仅供硝态氮源时大。  相似文献   
52.
以西北24种石灰性土壤作对象,研究了非代换铵与代换钙、镁、钾、有效磷以及pH的关系;并以1种土壤研究了施用钾肥对土壤非代换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代换铵与代换钙、镁、钾及有效磷均无联系;与pH的显著负相关仅是一种偶然现象。在石灰性土壤上,pH不是影响非代换铵的因子;施用钾肥未影响土壤中原有非代换铵的含量,但能减少氮肥中铵的晶格固定。根据晶层空穴理论和试验结果,作者对上述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3.
选择广东省10个规模化猪场,开展猪场新建厌氧发酵系统对污水氮磷养分的处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厌氧发酵系统对猪舍污水硝态氮、亚硝态氮的净化效果较好,减排率分别为19.89%~59.02%和18.75%~83.97%(2#点除外),部分猪场厌氧发酵系统对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差,分别为-49.18%~43.14%、-83.72%~21.07%和-13.89%~52.82%。沼气池排水经鱼塘和氧化塘净化后排出猪场,猪场排水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较沼气池排水明显升高,而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均较沼气池排水大幅降低。所有猪场排水中总磷均超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4.
影响猪场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发酵系统是目前国内外猪场采用的主要污水处理模式之一。从猪场养殖规模、猪栏排水量、固液分离措施、沼气池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水监测时间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效果的外部因素,建议规模化猪场合理调整猪舍冲水用量,根据季节变化调节水力停留时间,提高固液分离效率,改善厌氧发酵底物质量,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以期为猪场生产管理和提高厌氧发酵系统污水处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不同养分管理措施下常年菜地蔬菜生长及氮素径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蔬菜生产超量施肥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探讨常年菜地的合理施肥技术,明确蔬菜合理的氮肥投入阈值范围,从污染源头控制氮的迁移、流失,对于降低氮肥对水体的污染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和不同用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N0,化肥氮空白;CON,习惯施肥;OPT,优化施肥;OPT+N,优化增氮;OPT+P,优化增磷;OPT+NPK,优化增氮磷钾),研究了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常年菜地甘蓝—茄子—甘蓝轮作模式下蔬菜生长及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连续三茬、为期一年的蔬菜试验,共采集径流样品18次。整个试验期间,不同处理的菜地地表径流铵态氮浓度均低于2.0mg/L的地表水V类水标准限值,且施肥对铵态氮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地表径流硝态氮和总氮具有相似的浓度变化特征,浓度范围分别为0.03 28.43 mg/L和1.06 31.79 mg/L,硝态氮是土壤矿质氮流失的主要氮素形态。施氮不同程度增加总氮和硝态氮浓度,且化肥氮的作用尤为明显。几乎所有径流样品的总氮浓度均超过2.0 mg/L的地表水V类水的标准限值,OPT+NPK处理总氮浓度及硝态氮超标率均最高。对照处理的菜地总氮年流失负荷为30.8 kg/hm2,化肥氮空白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其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CON、OPT、OPT+N、OPT+P和OPT+NPK处理总氮年流失负荷分别为69.81、54.95、76.6、55.45和90.73 kg/hm2,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26.51%、78.29%、148.54%、79.92%和194.39%,且以OPT+NPK处理的流失负荷(90.73 kg/hm2)最高、OPT处理负荷较低(54.95 kg/hm2)。菜地施肥处理的氮肥流失系数在1.47%3.44%之间,总体随化肥氮用量增加而升高。施肥显著增加蔬菜产量,化肥氮空白处理的甘蓝和茄子产量较相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67.50%和114.20%,其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两种蔬菜产量的增幅分别为5.1 5.5倍和4.5 5.9倍。相同有机肥用量条件下,施用氮、磷、钾化肥对蔬菜的增产作用明显,且以氮、磷、钾肥用量均最高的OPT+NPK处理的蔬菜产量增幅最大。【结论】从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蔬菜产量、肥料投入成本及总氮流失负荷,优化施肥(OPT)处理可作为常年菜地推荐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6.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叶菜系统Cd迁移累积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筛选适合在中轻度镉污染土壤上有效降低叶菜吸收镉的改良剂及用量,采用镉污染菜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石灰、泥炭和碱渣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物量、镉吸收量,土壤pH及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对小白菜生长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与不施改良剂的处理相比,石灰、泥炭显著抑制小白菜对镉的吸收,地上部镉含量与石灰和泥炭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68、-0.785,P<0.05),碱渣对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根系镉含量;改良剂均显著提高土壤pH,但对DTPA-Cd影响不同,石灰显著降低DTPA-Cd,泥炭、碱渣均有增加DTPA-Cd含量的趋势;泥炭对土壤-小白菜系统Cd迁移的调控效果最佳,其最佳用量为20 g·kg-1土,石灰次之,碱渣不适合.  相似文献   
57.
铅胁迫对不同叶菜生长及铅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铅对不同叶菜的影响差异,通过铅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21种叶菜的铅吸收差异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铅胁迫对叶菜生长大部分表现抑制作用,但也有少数表现促进作用.叶菜地上部、地下部铅含量表现为随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且地上部<地下部.不同科叶菜间地上部铅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十字花科<菊科<伞形科;地下部铅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叶菜地上部铅含量和生物量抑制率把供试21种叶菜分为4类,矮脚80天特青菜心、碧绿粗苔菜心、竹芥菜和菠菜这4种叶菜生物量不受Pb胁迫的影响,且铅含量低,是铅轻中度污染土壤中种植安全系数较高的菜种,芫荽、黄心芹菜、白尖叶苋菜和柳叶空心菜属于高吸收铅的叶菜,花芽甜麦菜属于生长影响敏感型叶菜.  相似文献   
58.
为进一步了解离子强度对可变电荷表面吸附性铜离子连续性解吸的影响,研究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在去离子水和0.1 mol·L~(-1)NaNO_3溶液中吸附铜离子后,依次在去离子水和浓度由低到高的NaNO_3溶液中连续解吸时,离子强度变化对不同pH段铜离子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解吸过程中离子强度变化方向对解吸分值随pH升高的变化趋势的影响完全不同,当离子强度由大变小时,解吸分值曲线的总体趋势是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反之,曲线呈现为钟形,且当去离子水第一次解吸在0.1mol·L~(-1)NaNO_3溶液中吸附的铜离子时,两种可变电荷土壤的第一次去离子水解吸均可出现重吸附现象,但铁质砖红壤解吸分值绝对值要小于红壤。整个解吸过程中,两种可变电荷土壤的铜离子吸附性铜离子的解吸特征与高岭石基本相似,但可变电荷土壤与高岭石以及两种可变电荷土壤之间,解吸分值的变化规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变电荷土壤中的氧化铁含量多少被认为是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目的】针对稻米镉(Cd)超标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研发一种营养型阻控剂并进行田间应用, 以验证其阻控稻米吸收镉与提升土壤养分的效果。【方法】在珠三角 3 个地市各选择 1 处 Cd 高风险双季稻田作 为示范区,分别于早、晚造水稻插秧前,基施营养型阻控剂,研究并评价其对早、晚两造不同水稻品种糙米 Cd 质量分数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营养型阻控剂对 3 个示范区的早、晚造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降低了水 稻糙米 Cd 质量分数,降低幅度达 8.43% ~ 72.5%。施用营养型阻控剂对土壤性质有不同影响,3 个示范区的早、 晚造水稻田土壤 pH 值较对照区提高了 0.10~0.42 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钙(Ca)、交换性镁(Mg)和有效硅(Si) 质量分数最高增幅分别为 66.2%、109% 和 53.0%,但土壤水解性氮(N)质量分数变化不明显,其中示范区 I 和 示范区 II 的 2 造土壤有效磷(P)和速效钾(K)质量分数最高增幅分别为 78.3% 和 24.6%,但示范区 III 的 2 造 土壤有效 P 和速效 K 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营养型阻控剂显著降低了示范区 I 的土壤有效态 Cd 质量分数,降幅 为 4.9%~7.3%,但对示范区 II 和 III 的土壤有效态 Cd 质量分数作用效果不显著。【结论】营养型阻控剂在降低 水稻糙米 Cd 含量的同时,对土壤大、中量营养元素和有效态 Cd 的影响具有分异性,但不会对土壤性质和水稻 产量产生不良影响,具备在珠三角地区 Cd 高风险稻田上安全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0.
铅胁迫对叶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种叶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叶菜种子发芽和幼苗根长、芽长、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各指标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根长、芽长、生物量、发芽指数、发芽率;根长抑制指数Ⅱ达29.10,是发芽率抑制指数Ⅱ的51倍;各叶菜各铅浓度根长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十字花科叶菜的耐铅性比菊科和苋科强,耐铅性较差的有白尖叶苋菜、油麦菜、生菜和花芽甜麦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