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本次调查发现,莼菜植株有主茎、根茎和直立茎。主茎无节,密集着生根茎、直立茎和束状不定根,顶端具不定芽。根茎和直立茎在主茎上形成离层而脱落。主茎为营养繁殖中心,根茎和直立茎节能长出主茎,主茎能长出根茎和直立茎。主茎和根茎位于水下淤泥中适应冬季低温。主茎不同于常见被子植物茎的分枝方式,在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进化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意义。主茎可作为种苗培育,推动利川莼菜的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2.
不同施肥水平对玉米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天池3号品种为对象,单作,按N∶P=1∶1和2∶1两种肥力配比,采用3种施肥梯度处理,不施肥为对照,在平地和坡地进行试验,分析其对玉米天池3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和不同施肥水平对天池3号淀粉含量的影响显著;N∶P=1∶1和2∶1两种肥力配比,在不施肥、低肥、高肥时,对平地和坡地玉米天池3号淀粉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用特高肥且N∶P=1∶1时,淀粉含量增加明显,而在N∶P=2∶1的肥力配比时,施用特高肥时,淀粉含量表现为平地有减少、坡地有增加的趋势,因此,施肥的过程中要适度地控制N、P的比例。  相似文献   
23.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天胡荽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天胡荽不定根为初生结构,具二原型维管柱、内皮层、皮层、外皮层和表皮。2)茎、花柄和叶主要为初生结构,除了茎和花柄维管束具次生结构,具表皮、厚角组织、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和髓;茎具诱导型通气组织。3)天胡荽不定根的屏障结构包括内侧的有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内皮层,外侧的有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外皮层和紧邻外侧具扩散状栓质层的表皮细胞;匍匐茎、花柄和叶柄具相似的质外体屏障结构,一是内侧的有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内皮层,二是外侧的表皮外角质层,但花柄和叶柄有凯氏带的细胞,并不栓质化;叶片的仅为表皮外角质层。4)天胡荽的解剖和屏障结构特征是其适应多种水湿环境的结构基础。该研究为今后选择湿地生态修复植物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4.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繁殖方式及生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繁殖方式及生长过程分析结果显示:珙桐种群在天然群落中为集群分布,以根萌蘖繁殖为主,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5.
26.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量,生物量,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珙桐胸径、树高、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23年生珙桐生物量为62.214kg,且在各组分之间分配比例存在差异;珙桐生产力为4.6944kg/a,光合效率为0.05125kg/m2·a。  相似文献   
27.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藤壶蚧(Asterococcus muratae)是危害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最严重的害虫。通过试管饲养藤壶蚧越冬成虫收集到4种寄生蜂,经鉴定隶属于小蜂总科跳小蜂科的短腹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breviventris)、双带阿德跳小蜂(Adelencyrtus bifasciatus)、暗色卡丽跳小蜂(Charitopus obscurus)和纽绵蚧跳小蜂(Encyrtus sasakii)。其中短腹花翅跳小蜂个体数占收集个体总数的60.8%,其余3种依次为23.9%、10.2%和5.1%,表明短腹花翅跳小蜂为优势种群。在自然状态下4种天敌总寄生率达到16%以上,室内饲养寄生率为20.5%,是藤壶蚧最重要的天敌昆虫类群。4种寄生蜂为湖北新记录种。暗色卡丽跳小蜂为寄主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8.
龙洞河流域马尾松群落结构及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龙洞河流域马尾松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龙洞河流域马尾松群落结构简单且物种多样性低 ,病虫害严重 ,生产力低下。并提出马尾松群落改造的原则、措施和模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林分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随尺度变化的规律及林分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为鄂西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鄂西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和金子山国有林场3个研究区的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研究区大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从20 m×20 m到200 m×200 m不同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随尺度变化的规律,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法解析尺度变化影响下的空间结构指标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鄂西南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物种丰富,常见优势乔木树种为川陕鹅耳枥、多脉青冈和锥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在尺度≥120 m×120 m后变化趋于稳定,整体表现出微聚集分布、大小分化中庸且混交良好的状态。不同尺度上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与林分物种多样性存在中度相关性(P <0.01),其他结构参数与林分多样性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调查的最适尺度为120 m×120 m;不同研究尺度下,角尺度是林分空间结构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一个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30.
厚朴病虫害种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法和线路调查法,对湖北恩施市新塘乡双河厚朴基地的厚朴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主要虫害13种,其中叶部害虫9种,枝干害虫2种,根部害虫2种。厚朴主要病害5种。藤壶蚧、厚朴枝角叶蜂和厚朴新丽斑蚜为湖北省首次报道,小绿叶蝉为厚朴新寄主记录种。同时记录了藤壶蚧的天敌6种,其中寄生小蜂2种,瓢虫4种;厚朴新丽斑蚜的天敌昆虫8种。对藤壶蚧、厚朴枝角叶蜂和厚朴苗木根腐病等重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