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宜兴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宜兴市近16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情况连续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本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7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四(2)代和五(3)代是本区粳稻上的主要为害世代.对本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水稻纹枯病为目标,旨在研究新型杀菌剂的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5%氯啶菌酯·戊唑醇SC杀菌谱较广,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每667m2用15%氯啶菌酯·戊唑醇SC65g,一次用药即能有较好的效果,防效可达85%左右。在水稻纹枯病偏重至大发生年份,连续用药2~3次,可有效地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纹枯病的危害,对水稻安全,对环境影响小,操作方便,防治效果优于本试验其他杀菌剂。  相似文献   
13.
15%氯啶菌酯·戊唑醇SC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水稻纹枯病为目标,旨在研究新型杀菌剂的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5%氯啶菌酯·戊唑醇SC杀菌谱较广,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每667m2用15%氯啶菌酯·戊唑醇SC65g,一次用药即能有较好的效果,防效可达85%左右.在水稻纹枯病偏重至大发生年份,连续用药2~3次,可有效地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纹枯病的危害,对水稻安全,对环境影响小,操作方便,防治效果优于本试验其他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近年宜兴市水稻栽培措施不断改革,致使田间杂草种群,群落发生明显变化,超量化学药剂的施用给稻米品质和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通过调查水稻田杂草发生演变规律,研究了农业防除措施,经大面积应用,根据不同类型田块合理施用化学除草剂后,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直播化学除草配套技术试验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推广和应用水稻旱直播栽作模式下新型化学除草剂,笔者进行了土壤处理和茎叶3~4叶期和5~6叶期三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封闭处理旱直播水稻播种、盖籽、上水、自然落干后每667m2用36%广灭灵50mL加苄嘧磺隆20g或36%广灭灵35mL加30%扫茀特50mL加苄嘧磺隆20g防效较好。茎叶处理:在稗草、千金子3~4叶期每667m2选用36%广灭灵35mL加10%韩乐盛20g防效较好。在稗草、千金子4~6叶期,每667m2用10%韩秋好80~100mL防效较好。除广灭灵混配处理区出现轻微稻苗白化外,其余处理区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本地褐稻虱迁入期偏早,峰次多,数量大,8月中旬以来受“麦莎”、“珊瑚”等台风和多雨天气的影响,又补充迁入大量褐稻虱虫源,加上盛夏不热、晚秋不凉的有利条件,灯下虫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属大发生年份,局部地区为特大发生年份。全市共有5次较大面积的总体防治,即8月1~2日、8月19~20日、9月1~2日、9月9~10日和9月前复查补治,有效抑制了褐稻虱发生危害,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