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PCR方法对编码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纤连结合蛋白A(FnbpA)的A区基因片段进行了特异性扩增,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SFn,转染BHK-21细胞后经ELISA可检测出分泌表达的FnbpA蛋白。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肌肉注射C57BL/6小鼠,免疫后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淋巴细胞增殖及对试验小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表达载体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强度均明显超过对照组。对小鼠的攻毒试验结果提示该重组DNA经肌肉注射途径接种可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本试验的结果对该DNA疫苗今后在实际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2.
N素指数施肥对沉香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设置每株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 mg 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进行珍贵树种马来沉香与土沉香苗期N素指数施肥试验,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N素对马来沉香、土沉香生长及光合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地径、苗高以及生物量随着N素浓度增加而增大,至N施用量每株3 000 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马来沉香(1 995.33 cm2)与土沉香(1 366.57 cm2)处理Ⅳ整株叶面积最大,在苗期生长季内的比叶质量变化趋势是生长初期和末期低,而中期比较高,马来沉香对照(处理Ⅰ)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Ⅰ~Ⅴ的比叶质量季节变化曲线是双峰式。马来沉香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Ⅳ(3 000 mg/株)的光合能力最大。   相似文献   
103.
以地震主断裂带上北川县和安县地区的主要树种柳杉和柏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于2010年5月对未滑坡、滑坡和局部山体崩塌林地上柳杉和柏木的光合特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立地类型的柳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表现出相同的变化,都是未滑坡〉局部...  相似文献   
104.
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肥与农药的使用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但剂量过大会造成成本上升、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恶化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存在一类自生型细菌称为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忍受或抵抗植物所遭受的不利环境,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和促进植物生长.文章从PGPR的促进植物吸收营养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生物防治性能和环境修复功能4个方面阐述,旨在了解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找出能改善植株抗逆性,缩短生长周期,促进植株更好更快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以八仙花中部和上部叶柄(包括叶片)为繁殖材料,比较不同浓度激素配比情况下,不同部位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不定芽的快速繁殖,并筛选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八仙花叶柄可作为离体培养的繁殖材料,其中,中部叶柄比上部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较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5 mg/L+2,4-D 0.2 mg/L;较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0.2 mg/L;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8 mg/L或MS+IBA 0.6 mg/L+NAA 0.3 mg/L。  相似文献   
106.
百合病毒及脱毒检测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百合病毒病分布广,为害大,是百合种球和鲜切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百合引种数量和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以及不规范的种球自繁,病毒病开始在我国各百合种植区发生流行,一般发病率在40%~50%,二代种球的带毒率在90%以上,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百合鲜切花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为了加强百合无病毒体系的研究,现就国内外百合病毒病及其脱病毒技术和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作综述,以其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促进百合病毒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石竹属植物种间杂交能产生不同的花色和花型的后代,对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压片法鉴定石竹属植物的倍性,醋酸洋红染色观察花粉的活力,并对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及杂交亲合指数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香石竹‘Nogalte’、‘D. P Barbara’、‘Thomas’、‘Red Barbara’、‘NH6’、‘NH10’和‘冬梅’以及石竹属的瞿麦、中国石竹、头石竹和须孢石竹为二倍体(2n=2x=30),常夏石竹为六倍体(2n=6x=90);石竹属植物花粉活力较高,在69. 17%~94. 97%;不同石竹种间杂交座果率和每果种子数各不相同,座果率在0%~100%,每果种子数在0~42. 64颗。【结论】石竹属种间杂交组合除少数组合外都具有亲合性,该项研究对石竹种间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正>普洱市地处中国西南部,湿润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造就了境内生物资源多样性特点,森林覆盖率64.9%,是山茶科植物分布区系的中心地带。古茶树资源是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替代性和遗传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它们在研究茶树起源、演化,进行种质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普洱市古茶树具有野生型到栽培型的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探究叶面喷施多效唑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幼株的施用效果及其剂量效应,旨在为杉木母株早期生长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杉木优良无性系(T-c04、T-c08、T-cF1)幼株为材料,分析测定有效成分浓度分别为 0.12、0.24、0.48 g/L 的多效唑处理对无性系株高、地径、根茎萌条数、偏冠情况、针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针叶厚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多效唑对无性系 T-c04 株高抑制程度最为显著(P<0.05),其株高增长量仅为对照(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的 24.59%~36.06%,而无性系 T-c08、T-cF1 株高增长量则分别为对照的 42.68%~52.68%、39.97%~46.88%。施用多效唑对杉木无性系幼株地径增长和根茎萌条的发生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地径增长方面,以多效唑 0.48 g/L 处理施用效果最好且对 T-cF1 的效果尤为明显(比对照提高 41.0%);在根茎萌条数量方面,多效唑对无性系 T-c04 施用效果最为显著(P<0.05),且以多效唑 0.24 g/L 处理效果最佳。此外,多效唑会促使杉木幼株产生偏冠现象,多效唑 0.12 g/L 处理和多效唑 0.24 g/L 处理均使无性系 T-c04、T-cF1 幼株发生严重偏冠。多效唑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幼株的针叶相对叶绿素含量、针叶厚度的作用效果不一。多效唑对杉木地上部分生长和总生物量积累起抑制作用,但可有效提高各无性系植株的壮苗指数。【结论】叶面喷施多效唑对杉木不同无性系幼株施用效果不一,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总体而言,喷施多效唑对株高和总生物量起抑制作用,对地径增长、根茎萌条数、偏冠发生、壮苗指数提高等方面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今年以来,草地贪夜蛾的迁徙引起了我国农业部门的高度紧张。2017年,草地贪夜蛾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2018年,草地贪夜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又称秋粘虫,原产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已在近100个国家发生。它可以导致作物苗期受害,减产10%~25%,严重时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