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山区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设立面积为0.8 hm2的样地,对胸径大于5 cm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定位调查,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油松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丰富,乔木层共出现17个种群,油松种群优势度明显,为该群落乔木层的优势种,也是建群种;②用林分平均混交度和混交度分布分析了树种空间配置情况,油松林主要以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为主,林分混交程度较低;③林木大小比数分析表明,油松种群在空间结构单元中,林木大小比数的分布较均匀,伴生树种分化程度差异较大,核桃楸种群、辽东栎种群和大果榆种群的优势木、亚优势木较多;④用平均角尺度和角尺度分布分析了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表明该林分整体上的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2.
油松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北京密云县不老屯镇0.6hm^2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资料,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种群及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乔木层共有5个种群,种群密度差异较大,油松种群的密度最大,槲树种群次之,其它种群密度极低。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种群密度大小顺序为中树〉大树〉幼树。群落个体直径分布与树高分布关系密切,均呈双峰山状分布。油松种群和槲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尺度关系密切,均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种间关系为负关联,种间竞争激烈。油松林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空间格局随尺度变化,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呈现集群分布,幼树的聚集程度最大,中树次之,大树的聚集程度最小。不同发育阶段种群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以负关联为主,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时,油松不同发育阶段种群趋于随机分布,空间关联性减弱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7种药剂在5(3)代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较好,持效性和速效性均表现优异.阿维菌素系列、茚虫威等相对来说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可在低龄高峰时的使用,效果较好,但对尾峰的控制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