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保障饮用牛奶的安全和人们健康,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市2007~2010年共计47085头奶牛,采用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进行检疫,对检出的199头阳性牛养殖场(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用发达国家通用的比较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实验进行比对实验,对阳性牛进行剖检,观察病理变化,采集病变肺脏和肺门淋巴结进行细菌培养和菌型鉴定。结果显示:国外比较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检测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奶牛结核病分离到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占80%,人结核病分离到的人结核分枝杆菌占92.3%。乌鲁木齐市牛结核病的发病和流行与环境污染、活畜交易市场和集贸市场、畜及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污染、饲养管理不科学、饲草料的污染、养殖人员自身疾病的影响和检疫净化的全面实施等相关。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有利于乌鲁木齐奶牛结核病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32.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PCV2全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扩增PCV2全基因的PCR方法。用该方法从山东、河北、安徽、甘肃4个省份的4份PMWS患病猪的阳性病料和山东德州、南京、北京、甘肃、甘肃泉州和白银5个屠宰场的7份健康猪阳性样品中直接扩增出11个PCV2全基因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于pMD18-T载体,并通过双酶切的方法筛选获得了11个阳性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SDPCV、HBPCV、AHPCV、GSPCV、DZPCV1、DZPCV2、DZPCV3、NJPCV、BJPCV、BYPCV和QZPCV。测序结果分析表明,除了BJPCV和GSPCV2株PCV2基因组全长为1768bp外,其余9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767bp。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对测定的11个PCV2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10个不同地区的代表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健康猪群感染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和ORF2及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患病猪群略高,ORF1、ORF3及其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2类猪群中则没有明显差异。系统发生进化树显示,DZPCV3与其他10株PCV2亲缘关系较远,但与山东分离株AY556473亲缘关系接近,共同构成一个独立分支;其余10株PCV2之间关系密切,都分布于一个独立的小分支中,并与法国分离株亲缘关系接近。患病猪群和健康猪群感染的PCV2在基因进化树上交错分布,表明2类猪群感染的PCV2在基因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在地域分布上也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3.
γ干扰素和变态反应试验诊断奶牛结核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应用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传统皮内变态反应对200头奶牛进行试验,3天后,采集这200头牛的肝素抗凝全血,经全血培养、抗原刺激,用BOVIGAMTM干扰素(γ-IFN)试剂盒检测上清。结果200头奶牛中,比较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传统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和γ-干扰素阳性牛分别为91头、98头和95头,γ-干扰素检测与传统变态反应、比较变态反应的符合率分别为92.86%和95.79%。  相似文献   
34.
将国内广泛用于预防羊布病的S2和M5疫苗免疫绵羊,然后定期采血进行细菌分离和血清学检测,并比较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ELISA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议在检疫中用敏感性较高的RBT初筛,用特异性较好的ELISA确诊,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几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疑似布病感染的牛场采集牛奶和全血进行细菌分离,采集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iELISA、cELISA进行抗体检测;采集免疫牛场和部分免疫羊场血清430份进行国内4个厂家生产的RBT抗原比对实验,并且选择特异性最高厂家的RBT抗原与SAT、iELISA和cELISA同时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4个厂家生产的RBT抗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RBT和SAT与加拿大布病参考实验室提供的iELISA和c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一致率较高,但前两者均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在布病检疫时可选择特异性好的RBT抗原进行初筛,阳性结果用iELISA或cELISA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从山东5个优势致病血清型(O1,O2,O23,O36,O78)中优选出免疫原性最佳菌株制成了蜂胶多价灭活苗,含菌量为100亿/ml,鸡颈部皮下接种1ml/只,15天产生较强免疫力,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3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安全和人类健康,而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为布病的预防、检测和净化提供技术支持。目前针对布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全乳环状实验(MR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偏振测定法(FPA)、补体结合试验(CFT)以及琼脂扩散试验(NH-GD)等。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RBT操作简便,敏感性较高,但环境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ELISA敏感性较高,可一次性检测多个样本,但对仪器要求较高;FPA短时间内能够检测大量样品,操作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与ELISA相似,但需要专业的荧光偏振仪器;SAT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不高,操作步骤繁琐;CF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SAT,但试验较为繁琐,耗时长;MRT一般只用于牛奶样本检测,无需采血,特异性强,但对牛奶的质量有一定要求;NH-GD对疫苗免疫样本和野毒感染样本具有鉴别诊断能力,但抗原纯度要求高。因此,RBT、MRT、ELISA、FAP和NH-GD更适合用于布病初筛,而SAT和CFT更加适用于布病复核。未来应探索更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如荧光微球法、半抗原鉴别诊断方法等,以便为布病检测提供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一次性区分牛支原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和无乳支原体的三重PCR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发表的上述3种病原的基因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三重PCR方法;确定其检测敏感性,以猪支原体、鸡支原体、无乳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基因作模板检验其特异性;同时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对比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优化体系和条件下能够同时得到扩增长度为448、549、375 bp 3条特异性片段,未扩增出猪、鸡支原体模板特异性片段;其敏感性(可检测到的最小模板DNA含量)为0.8 ng·μL-1;36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三重PCR检测结果与分离培养鉴定方法一致,均能鉴定出牛支原体阳性病料.本研究建立的三重PCR诊断方法能够一次性鉴别3种支原体,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9.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自 1 95 2年首先由Farrell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 ,1 95 6年后许多国家相继有发生本病的报告[1 ] 。我国 1 977年起先后在上海、江苏等地发现的“无名高热”的病猪 ,已证实即是弓形虫感染引用的[2 ] 。石金堂等 (1 989)对流产、死胎相当严重的种猪场调查发现 ,弓形虫病是该种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3]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 ,山东省的种猪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为了查找病因 ,我们于 1 997年 5月下旬对采自我省五地区的 3 1 0头份血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相似文献   
40.
伪狂犬病病毒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