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盆栽条件下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接种黄檗一年生实生苗,研究丛枝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显著提高了黄檗的生长及吸收能力,苗木株高、地径及主根长等都显著大于对照植株,增强了苗木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片吸收NPK的能力;接种G.mosseaeG.diaphanum的苗木平均高比对照苗木增加了近20 cm;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5~2.7倍。丛枝菌根促进了黄檗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促进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叶片N、P、K含量均有提高,其中接种G.diaphanum的苗木光合效率提高最为突出,光合速率为12.23 μmol·m-2·s-1。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檗的菌根化育苗和资源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对黄檗氮素及含氮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用丛枝菌根真菌接种黄檗一年生实生苗,研究丛枝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氮素及含氮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黄檗幼苗形成丛枝菌根后,增加了叶片氮素含量,接种G.mosseae的苗木叶片氮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28~1.60倍,光合能力增强。接种丛枝菌根菌后,显著提高了黄檗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和b的比值,增强了黄檗光合作用的能力,叶绿素a含量提高了25%以上;同时,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含量,增加比例在1.65~2.41倍之间;增强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比例在1.67~2.49倍之间,增强了植物氮素代谢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次生代谢能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丛枝菌根真菌在黄檗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方杰  范继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72-11674
[目的]为了研究丛枝菌根对黄檗叶片氮素及含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用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地表球囊霉、透光球囊霉4种丛枝菌根真菌接种黄檗一年生实生苗。[结果]黄檗幼苗形成丛枝菌根后,黄檗叶片氮素含量增加,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苗木叶片氮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28~1.60倍,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含量增加。[结论]丛枝菌根能够增强黄檗氮素代谢能力,促进氮素吸收及含氮物质合成代谢,有利于黄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索AM真菌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影响,试验在盆栽条件下,比较了接种AM真菌对甘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4种AM真菌能与甘草幼苗形成菌根,显著促进甘草幼苗的生长,形成菌根的甘草幼苗均能显著提高成活率,增加甘草幼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干重,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25.
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在保定1a发生2~3代,以2代为主,以蛹在茧内于树上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8日,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7月16日。4龄幼虫排粪量为26粒/头。4龄幼虫期平均抓着力为42g,5龄幼虫平均抓着力为195g。樗蚕性比为雌∶雄=1∶103。在河北省主要寄主植物有臭椿、臭檀、花椒、枣树、泡桐等,另外有13种植物,共18种,分别隶属于16科。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索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草幼苗的侵染特性,揭示不同丛枝菌根与甘草幼苗生长的关系,以甘草为试材,通过盆栽方式栽植,以不接种丛枝菌根菌为对照(CK),研究接种丛枝菌根菌对甘草1年生幼苗生长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4种丛枝菌根真菌都能与甘草幼苗形成菌根,显著促进甘草幼苗的生长,丛枝菌根明显提高了甘草幼苗的抗性指标,提高甘草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27.
几种彩叶植物抗性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红叶碧桃、紫叶李、红枫、紫叶小檗等几种彩叶植物的抗性生理的差异,分别在2009年10月及2010年4月和5月取样,系统测定了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POD、CAT、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4种彩叶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强弱、保护酶活性强弱以及呼吸酶活性强弱差异。结果表明:紫叶李和红叶碧桃的抗性指标较为突出,在生长过渡阶段更能抵御低温伤害,更有利于管理养护。  相似文献   
28.
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为实验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快繁再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山杨组织培养不同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分化培养基:MS 6-BA 0.5mg/L NAA 0.05mg/L;继代培养基:MS BA0.5mg/L NAA0.1mg/L;生根培养基:MS IBA1mg/L.  相似文献   
29.
以4种常见的豆科牧草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百脉根为材料,分别对种子萌发期和苗期进行干旱和盐处理,并对4种牧草的抗旱、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胁迫处理对种子萌发期与幼苗期的生理影响,观测胁迫处理后4种不同供试材料的萌发期种子发芽率、苗期存活率、枯萎度、失绿率、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百脉根>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耐盐能力大小为:百脉根>白三叶>紫花苜蓿>红三叶。  相似文献   
30.
AM真菌对黄檗幼苗的侵染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不同基质、不同菌种以及混合菌种接种条件下,AM真菌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幼苗的侵染特性,通过盆栽实验,用4种AM真菌接种黄檗一年生实生苗。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条件下AM真菌对黄檗的侵染强度差异很大,就本次实验而言,以草炭+蛭石+沙子= 1:0.5:1 比例混合的基质接种效果最好;在此基质上接种的4种AM真菌均能侵染黄檗形成菌根,细胞内均产生了泡囊、丛枝结构,其中以接种G.mosseae和G.diaphanum对黄檗的侵染效果最好,成活率均达到100%,未侵染AM真菌的黄檗幼苗很多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季就死亡;通过混合菌种接种与单独接种的侵染特性比较,凡是含G.mosseae和G.diaphanum菌种的处理侵染率高,而含有G. versiforme和G. diaphanum的组合侵染率一直比较低,而且降低了G.mosseae和G.diaphanum的侵染效率及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