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1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林业   625篇
农学   676篇
基础科学   414篇
  466篇
综合类   4088篇
农作物   751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2060篇
园艺   869篇
植物保护   378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616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一)发病情况 2005年7月20~30日,新疆兵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和红星一牧场16户牧民家的鸡陆续发病死亡。80~85日龄35000只天山草鸡先后有1580只发病,死亡865只。病鸡精神萎靡,卧地,呼吸困难,有的张口呼吸,头肿,眼睛和多数鼻腔有浓性分泌物,口腔流出黏液。下痢,排绿黄色的稀粪,粪中夹有血丝或气泡,泄殖腔周围沾满粪便,病鸡消瘦严重。  相似文献   
92.
论西部大开发中张掖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掖市长期受干旱、大风及沙尘暴影响,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制约着西部大开发建设进程。其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水资源匮乏,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等;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改善水资源条件和恢复植被是张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3.
富硒苹果、板栗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人们生命和健康对硒的需要,自2000年开始进行苹果和板栗等富硒生产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硒的含量红富士苹果为0.0905μg/g、板栗为0.235μg/g,其含量达到富硒标准。目前全县示范推广苹果8000hm^2、板栗5000hm^2,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4.
甜玉米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田间抗螟性人工接虫鉴定结果表明,甜玉米710A和普通玉米自交系丹340的食叶级别为9级,即高感玉米螟,而单交种邢抗5号和邢抗2号的食叶级别为5级,为中抗型。与普通感虫和中等抗虫性玉米品种相比,取食甜玉米的玉米螟幼虫存活率高3~7倍,发育速度更快,提前约4~8天(1~2个龄期),说明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感虫。甜玉米比普通玉米及早播比晚播田更吸引玉米螟产卵。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比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好,以氯菊酯喷雾防治效果最好,虫孔减退率达90%;其次是杀螟灵颗粒剂、Bt喷雾和Bt颗粒剂;而白僵菌的防治效果较差,喷雾防治效果好于颗粒剂。大田防治效果与小区试验基本相同。同时还分析了氯菊酯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防治策略、防治时期、施用次数等。此外,对Bt制剂作为化学杀虫剂的取代品及与其它生物防治方法协调使用的优点与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
采用夹捕法和开洞堵洞法对隰县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西瓜田鼠害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害鼠9种。其中地面活动害鼠8种,以子午沙鼠、长尾仓鼠为优势种;地下害鼠1种,为中华鼢鼠。从总体看,以中华鼢鼠和子午沙鼠为害最大。因鼠为害造成西瓜缺苗率超过7.5%,果实损失率达2.5%左右,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54.60万元。  相似文献   
96.
甜椒始花期氮素分配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了营养液培养甜椒始花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动态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根与果实中氮的含量在始采期以后保持稳定; 而叶片中氮的含量则随生育进程迅速下降, 盛采期时与果实和根相近, 且两倍高于茎和侧枝。始花期由根吸收的标记氮主要贮存在叶片中, 2 周后向新生器官的运转率高达50. 6%, 4 周后达到57. 1%, 6 周后为58. 0%, 说明越是新近吸收的氮素越容易被再度运转到其它器官, 随着在体内时间的延长, 氮的再运转能力逐渐降低。开花后2 周收获的果实中标记氮占始花期吸收总量的3. 24%, 第3、4、6 周分别为11. 12%, 9. 49%和4. 75%。果实是甜椒体内氮的强力库, 氮素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97.
黄瓜雌雄株性别苗期化学鉴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BTB(溴麝香草酚蓝 )法、NADH(还原辅酶Ⅰ )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法对黄瓜雌雄株进行了苗期鉴别 ,结果表明 :雌、雄株提取液加入BTB液后雌株转色快于雄株 ,反应后 5h(小时 )内在 6 30nm处雌、雄株吸光值差异最大 ,是鉴别黄瓜雌、雄株的最佳时期。雌、雄株NADH含量和TTCH含量差异显著。BTB法、NADH法和TTC法鉴别雌雄株其差异显著概率均为极显著 ,BTB法和TTC法对雌、雄株混合群体的鉴别正确率均为 10 0 % ,二者可应用于黄瓜雌、雄株苗期鉴别。而NADH法对混合群体的鉴别正确率仅 71.4%。  相似文献   
98.
1特征特性①中农201半蔓生,植株约17片叶后自封顶,不易徒长,适于春季保护地的间(套)作或短季节茬口种植。除基部几节外,其余各节均为雌花。主蔓结瓜,瓜码密,瓜棒形,长约28cm,横径3.0~3.5cm,单瓜重150~200g,把短,条直,无黄条,皮色深绿,有光泽,白刺,瘤刺稀密中等,心腔小,品质脆嫩,味微甜、无苦味,口感好。极早熟,不疏瓜情况下,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52~55天。早期产量高,采收期集中。667m2总产量4000kg以上。田间表现抗白粉病、枯萎病和黑星病等多种病害。②中农202植株无限生长型,生长势较强,全雌性,主蔓连续结瓜,节成性好;抗白粉病、枯萎病…  相似文献   
99.
本文就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玉米螟赤眼蜂增诱作用及其在穗期玉米螟防治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与平作夏玉米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和不放蜂对照区相比,明显提高了玉米螟赤眼蜂对螟卵的寄生率,1992年三者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分别为26.7%、3.6%和0;1993年分别为28.0%、6.6%和1.0%,自然落卵的寄生率分别为69.1%、22.4%和4.6%。1994年用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为30.7%,而平作夏玉米不放蜂对照区仅为2.5%;自然落卵的卵块寄生率前者为56.2%,后者为12.3%。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心叶期抗螟夏玉米平作不放蜂和感螟品种不放蜂对照区的平均百株蛀孔数分别为54.8、102.6和277.2个,放蜂区与两个不放蜂对照区相比,对玉米螟的防效分别为46.6%和80.2%。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心叶期玉米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并接种释放少量赤眼蜂等综合措施对穗期玉米螟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保持饲料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月21~22日,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主办的“饲料畜牧企业紧急应对禽流感疫情高级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人员围绕“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展趋势、疫情对饲料养殖业的影响及紧急府对措施”等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