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9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新疆每公顷产皮棉4500kg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棉花生殖器官角度探讨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发育形成规律,为超高产棉花育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对每公顷产皮棉4500 kg与每公顷产皮棉2700 kg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表明:1)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形成具有明显的增殖特点。4500 kg皮棉的棉花单株平均有效蕾量42.2个、果枝数11.5个、果节数21.6个,蕾铃脱落率为74.9%,比2700 kg皮棉的棉花单株蕾数平均增加7.9个、果枝增加3.3个、果节数增加5.2个,蕾铃脱落率降低7个百分点;2)超高产棉花生殖器官形成具有明显的前移性;3)生殖器官增殖、前移是新疆单产提高的重要技术手段方向,在脱落率难以改良的情况下,通过品种和栽培技术实现生殖增殖、前移,达到多成铃的目的,是新疆打破产量徘徊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2.
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鄱阳湖滨湖不同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的改良效应,设置了玉米秸秆和单叶蔓荆两种不同材料的沙障类型,以裸露沙丘为对照,2年后分析两种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率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叶蔓荆沙障对于0-40 cm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玉米秸秆沙障对于土壤含水率无明显作用效果。两种沙障内0-2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62,22.24倍,两种沙障对表土均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p<0.05),单叶蔓荆沙障的改良效果更好;而在20-60 cm深层次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单叶蔓荆沙障除对土壤全氮无明显作用外,能有效提高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58,8.14,8.86倍,玉米秸秆沙障对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无明显作用。综上,认为单叶蔓荆沙障是该地区流动沙丘土壤改良效果较理想的沙障材料。  相似文献   
113.
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30年来南疆自育的33个新陆中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研究发现:33个自育品种通过聚类被明显地划分为两大类,第2类群自育品种遗传基础较第1类群品种有所拓展和丰富,基础遗传组分呈现逐渐拓宽的趋势。同一个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均聚为同一类,说明不同育种单位在常年选育过程中积累形成了本单位的优势和各自育种方向特点。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随着新疆栽培模式的变化,自育品种株型由紧凑型向松散型转变,果枝由短果枝向Ⅰ型和Ⅱ型中长果枝类型转变,蕾铃分布由内围铃向外围扩展,蕾铃空间结构更加合理。自育品种在产量性状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单株铃数呈现递增趋势,铃重从大铃逐步向适中的铃重范围靠近,衣分提高的潜力巨大。早熟性状选择进一步加强,这为产量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基础。自育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在育种演变进程中继续得到保持和加强,品质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4.
近年来新疆耕地盐碱化日益严重,棉花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新疆棉花增产、稳产及可持续发展.通过近年来盐胁迫对棉花的影响以及拟南芥、烟草、棉花等植物中的耐盐相关基因研究进行分析,归纳了耐盐相关基因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得出了转基因耐盐棉花品种在生产上利用较少,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主要是现有品种在提高棉花植株的耐盐性程度上有限和转化效率低)结果;提出了"加强各个研究单位的合作,挖掘耐盐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关键功能基因的启动子,建立适合棉花的耐盐基因转化体系"的棉花耐盐育种思路;同时研究棉花的耐盐胁迫机制,选育耐盐种质资源,为开展棉花耐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棉铃虫在喀什地区一年发生4代,又因为棉铃虫是杂食性害虫,寄主作物种类多,同时具有迁飞性和滞育性,给棉铃虫的预测预报技术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伽师县植保站根据棉铃虫的发生基数、发育进度、作物的物候期和气象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此预测棉铃虫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和种群发生趋势,提前提供虫情预报,为做好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4月5日清明节让人耳目一新,人们手拎铁楸、水桶,带上树苗、花籽到山上的墓地,栽种一株“万年青”和撒些花籽代替焚烧纸钱,用四季长青的松柏和五颜六色的鲜花陪伴和祭奠故人,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成为五九七人过清明节的一道新景观。自1996年清明节至今,部...  相似文献   
117.
利用SSR快速鉴定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棉花品种提供分子鉴定依据。以具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为材料,经过引物初筛和复筛,确定26对均匀分布于棉花染色体上的SSR核心标记。结果表明,26对核心标记在120份材料中筛选得到138个等位位点,其中129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3.48%。以标准样品为对照,利用26对核心标记对10份棉花常规种进行真实性鉴定,发现仅有源棉6号与标准品种的DNA图谱高度一致,其他9份常规种与标准品种均存在8~18个差异位点,分子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相符。另外分别筛选5对特征引物作为纯度检测标记,采用单位点平均法统计4份常规棉品种检测结果表明,源棉6号纯度最高,为98.0%,源棉1号最低,为90.5%,检测结果与田间纯度鉴定呈现正相关性。研究表明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定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8.
土壤抑菌作用的解除及机理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种不同的解除方法测定了13种营养液解除土壤对植物寄生线虫生防菌Paecilomyces lilacinus(IPC)、Pochoniachlamydosporia(Zk7)分生孢子萌发的抑菌作用,并测定了被抑制孢子再萌发与添加营养液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液M的解除效果最好,能使孢子的萌发率达到98%以上;首次揭示了营养液与真菌孢子施用的同步性对提高孢子萌发率的重要性;此外,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对土壤抑菌作用机理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9.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都是坡地径流的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产生、养分流失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红壤坡地各层产流特征,利用大型土壤渗漏装置,通过2010-2012年的连续3 a观测试验,对覆盖、敷盖和裸露3种处理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总径流量敷盖处理最大,裸露处理次之,覆盖处理最小;覆盖和敷盖处理的地表径流远小于裸露处理,分别为裸露处理的7.9%和9.8%;壤中流量最小的为裸露处理,分别为覆盖处理和敷盖处理的56.4%和35.6%;覆盖和敷盖处理3 a的地下径流量占总径流量90%以上,裸露处理占68.4%;在小尺度上,不论是年度还是月份的径流量,3种措施下红壤坡地径流输出主要途径是地下径流,而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则与地面有无覆盖直接相关;采取覆盖和敷盖措施可以使地表产流量减小,增加入渗,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该研究可为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红壤坡地水土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回顾了新疆棉花种子企业“十三五”的发展成就,分析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新疆棉花种子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重点任务、规划发展布局,为新疆棉花种子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