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1棉花早衰的原因 1.1因病导致早衰。以棉花枯、黄萎病危害最普遍、最重,在苗期地温20℃左右时开始出现病状,25℃~30℃时病情受抑制。黄萎病发病温度较枯萎病高,气温25℃时发病率高,一般每年7~8月份发生普遍。  相似文献   
12.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3.
冀杂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抗病、高产为目标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6010,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冀131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冀棉18F1和(冀棉25号×GK12)杂交后代选系32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南繁北育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8年4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08005号,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014号。  相似文献   
15.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上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在棉花上的利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了数十个抗虫杂交棉品种。杂交种在产量、抗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超过了常规棉品种。  相似文献   
16.
冀优杂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06006号。本文依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结果和大田示范的表现,对冀优杂69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提高该品种在栽培管理上的针对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相似文献   
17.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29日邯郸市农业局组织了邯郸县、鸡泽、曲周、永年、邱县等各植棉县和农业执法大队及各县农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国审冀228邯郸现场观摩会,河北冀棉经作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观摩会。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不同吡虫啉处理对棉田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不同使用剂量对种子的安全性、天敌、红蜘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金尔大红袍吡虫啉还是福蝶吡虫啉的处理均不用防治苗期蚜虫,且对种子安全;金尔大红袍吡虫啉750 g/100kg用量的防治效果最好,此试验为吡虫啉拌种防治蚜虫提供了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棉田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多年来一直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从棉花出苗到棉花吐絮一直受到蚜虫的危害。棉蚜分布于棉叶背面、嫩头组织和花蕾上,以其刺吸口器插入吸食汁液,造成棉花叶片畸形卷缩,叶片失绿,破坏了棉花的正常代谢,严重的可使植株矮小,叶片变小,根系缩短,现蕾开花推迟,蕾铃数减少,导致棉花减产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