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麦秸秆全量还田抛秧稻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高产栽培规律,制定适合沿江稻区推广应用的麦秸秆全量还田塑盘抛秧的育秧、苗床管理、大田管理等相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规范,供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户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2.
以扬州市城郊邗江区为例,通过对近几年粮食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及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该区粮食连续增产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限制因素,探索新形势下城郊类地区粮食高产稳产的主要途径,研究为同类型地区粮食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邗江区小麦品种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水平。[方法]对邗江区2015年引进10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对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扬麦20、扬辐麦4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结论]下一步将加大扬麦20、扬辐麦4号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总结2004—007年麦套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示范方和典型高产田块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基本苗对茎蘖动态的影响、单株成穗数与穗粒数的关系,提出了实现麦套稻单产700kg/667m^2的产量构成指标和群体质量指标,总结了超高茬麦套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实现麦套稻高产、超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超高茬免耕抛秧配套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超高茬免耕抛秧稻作技术的水稻生长发育动态、叶面积、穗粒结构等株型特征,分析该稻作方式下水稻茎蘖动态、源库关系和产量形成规律等群体质量参数,研究超高茬免耕抛秧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及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6.
辣椒是长春市蔬菜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辣椒是茄科,为茄果类蔬菜。根据辣椒果实的味道又分为辣椒和甜椒,辣椒青果每百g鲜重含纤维素C51~342mg。红熟果每百g鲜重含纤维素C70~360mg。辣椒的根系没有番茄和茄子发达,根量少,入土层浅,主要根系分布于15cm的土层中,不易发生不定根。不耐旱,不耐涝,  相似文献   
37.
试论市场经济下的种子管理江苏省邗江县种子公司葛胜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种子经营注入了活力。种子市场的放开,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种子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任务,适应形势发展,维护正常的种子市场秩序,促使种子工作纳入依法治种的轨道,已成...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扬州市邗江区秸秆还田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及推广秆还田机插稻技术的做法,分析了影响邗江秸秆还田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因素,提出了促进该地区秸秆还田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2012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扬粳4227高产栽培百亩方产量达到12 000 kg/hm2。介绍了高产田块的基本情况及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栽培技术,通过对田块的群体指标研究,挖掘扬粳4227机插稻生产潜力,为高产超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1:0kg/hm2。收稻后旋耕撒播小麦(茬后种麦)分2个处理,分别为CK2:于11月5日播种;CK3:于11月15日播种。稻套麦大田用种量225kg/hm2,茬后种麦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结果]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施用拔节肥225 kg/hm2后其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CK1。但与稻茬后撒播小麦相比,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稻套麦产量要低于适期茬后种麦水平,高于迟播小麦。[结论]该研究可为稻套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