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在大兴安岭种薯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马铃薯在营养繁殖过程中易受病毒的侵染,当条件适合时,就会在植株体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造成减产50%以上,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生产。为解决由病毒引起退化,采用先进茎尖组织培养生物技术,通过一定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12.
以大兴安岭地区3个主栽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生物酵素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生物酵素可提高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商品薯率和产量,但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主茎数无影响,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在对块茎品质影响方面,喷施生物酵素能提高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K、Fe和Mg的含量,而对Zn含量、粗蛋白和Vc含量的影响则因品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铃薯合理施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本试验目的是确定不同土壤地块 ,采用不同肥料配比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地块的不同肥料配比增产幅度不同 ,而且施肥也不是越多越好 ;按照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测土施肥 ,马铃薯增产效果最大。  相似文献   
14.
落葵在高寒地区试栽成功许延敏,孙晓环,董传民,张革(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蔬菜研究所165000)地处我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气候,不利的气候条件限制了多种蔬菜的栽培。近年来,为了解决高寒地区人民对蔬菜多样化的要求,笔者从1992年开始连续3年...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的类型与分布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黑龙江省5个地区12个县市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鉴定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有14种类型,分别为0号、1号、2号、3号、4号、5号、7号、9号、11号、1 2号、2 3号、2 4号、3 4号、1 2 3 4号,其中分布最为普遍是0号、4号和11号生理小种。与60年代相比,新出现的有10个小种:3号、5号、7号、9号、11号、1 2号 2 3号、2 4号、3 4号和1 2 3 4号。  相似文献   
16.
用指示植物分离鉴定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X)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指示植物培养、接种鉴定及分离马铃薯轻花叶病毒 (PVX)的方法 ,为马铃薯轻花叶病毒抗血清制备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荷泽市花生机械化播种与管理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花生播种机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东农 30 3马铃薯的重花叶症状病株 ,经用千日红 (Gomphrenaglobosa)两次单斑分离获得一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 (PVX)毒源株 ,用普通烟 (Nicotianatabacum )繁殖病毒 ,参照S .M .PaulKhurana等人的方法提纯病毒 ,免疫家兔 ,获得了效价达 1∶5 12 ,非专化反应为 1∶4的马铃薯X病毒抗血清。把PVX抗血清用过碘酸钠氧化法制备成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结合物 ,其工作浓度可达到 1∶10 0 0以上。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直接酶联检测法 (DirectImmunosorbentAssay) ,间接酶联检测法 (IndirectImmunosorbentAssay)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荷兰马铃薯新品系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从荷兰引进10个组合1 000多粒实生种籽。2003年在加格达奇种植实生苗世代,并开始选择。至2008年入选品系9个。2009年进行田间试验,以克新13号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评价这9个品系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植物学性状、生育期、块茎性状、产量、商品性及其抗病性。9个品系的生育期在67~79 d之间。其中6个品系的产量高于对照,以品系22-32-20-34产量最高,折合每667 m2产量为2 751.32 kg。这些表现优良的品系可以提交参加省区域试验或作为亲本材料用于下一轮育种。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3种化学防治策略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当地习惯防治方案每7 d喷药1次效果最好,在控制田间病害发生的同时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各化学防治策略效果均优于空白对照,且处理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对于生长季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且田间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