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0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pH值和Ca~(2+)浓度对日本沼虾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报道了不同pH值(6.5、7.5和8.5)和不同Ca2+浓度(38.8.61.1和78.8ppm)对日本沼虾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该虾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Ca2+和pH值在影响其生长的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交互作用。pH值和Ca2+对该虾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其能量摄入量实现的。本实验条件下,该虾摄入的能量平均有15.8%用于生长,1.8%作为粪便排出体外,其余用于呼吸和排泄。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池塘4种养殖模式的鱼产量及负荷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氯化物型盐碱地池塘中 ,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鲤、草鱼、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等 4种鱼类混养模式的鱼产量、负荷力和搭配比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4种养殖模式中吃食性鱼类的日增重率和收获规格都随其本身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而鲢、鳙的日增重率和收获规格则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吃食性鱼类的日增重率以淡水白鲳最快 ,草鱼生长最慢 ;吃食性鱼类的净产量为鲤模式 (CC) >罗非鱼模式 (TH) >淡水白鲳模式 (FP) >草鱼模式 (GC) ,混养的鲢在各种模式中的产量顺序为CC >GC >TH >FP ,鳙为CC >GC >FP >TH。CC、GC、TH、FP模式的总净产量分别为 4 .0 2~ 6 .5 5、3.0 5~ 5 .2 6、3.4 5~ 5 .86、2 .99~ 5 .34g/ (m2 ·d) ;FP、CC、TH、GC模式的负荷力分别为 0 .6 0 4、0 .4 92、0 .4 37和 0 .4 30kg/m2 。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对Bt毒素(CryIAc)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我国北方棉区大面积暴发成灾,化学防治成本逐年增加,化学防治措施险些失控,造成棉花生产严重滑坡,大大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在此紧要关头,我国成功培育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它对我国棉花生产无疑是雪中送碳,但是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示范与推广,它同化学农药一样,也同样会面临抗性问题.针对生产上可能出现的问题,1996-1997年笔者开展了棉铃虫对Bt毒素敏感性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单一化学防治造成的害虫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促使了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培育利用抗虫品种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避免化学防治的弊端,并有效地控制害虫,获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于棉花抗虫性的利  相似文献   
15.
盐碱地池塘不同施肥方法对碱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低洼盐碱地新挖渗水池塘不同施肥方式对碱度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 ,低洼盐碱地新挖渗水池塘施无机氮肥、磷肥或有机肥其碱度均有不同的下降 ,并且不同施肥处理差异较为显著。以氮肥 ,磷肥混施 ,或者有机肥与无机肥混施 (N∶P =1∶1)碱度下降更明显。试验进行 2 4天 ,从 5个池塘碱度变化看 ,施肥可使池塘碱度下降 2 9 5 8%~ 39 5 8% ,比空白对照池多下降 9 18%~ 15 4 %。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 Ac)抗性品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1 997~2000年,用含Bt毒蛋白(Cry1Ac)的人工饲料对来自本所试验棉田的棉铃虫经过室内21代中16代次的筛选,筛选后F19代LC50值(4.3646g@L1)比筛选前F2代LC50值(0.2972 g@L-1)提高了14.7倍.试验还发现雌性棉铃虫对Bt毒蛋白的敏感性大于雄性.对Bt毒蛋白抗性品系筛选前后分别测定了其不同菌系(商品制剂Dipel和Xentari)的剂量-死亡率回归线,发现Bt毒蛋白抗性品系与其不同菌系间不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7.
饵料和盐度对中国对虾幼虾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测定了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 与配合饲料的摄食量,生长和能量收支,在盐度5-35,水温25℃,中国对虾的摄食率在盐度13时达到最大,摄食能为2244kJ/(g.d),而最适生长盐度为20,此时的增重率最大,分别为4.6%(干重)和12.5%(湿重),能量利用效率最高(27%),盐度13-35时对中国对虾蜕壳周期的影响不显著,变幅为4.7-4.9d,盐度5时中国对虾的蜕壳周期为6.2d,显著大于其它各盐度条件下的蜕壳周期,盐度影响中国对虾生长的机制主要取决于摄食量和物质及能量转换效率的变化,而蜕壳周期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在盐度31时,摄食添蚕的中国对虾其生长显著大于摄食配合饲料的,摄食沙蚕的增重率为5.88%(湿重),11.95%(干重),能量利用效率为摄食能的23.24%,摄食配合饲料的增重率为3.48%(湿重),7.47%(干重),能量利用效率为摄食能的17.55%,不同饵料对中国对虾生长影响的能量学机制是由能量同化率和转化效率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水库的浮游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密度(12.04、24.08、48.16、144.49、240.81、337.13、433.46、529.78、626.11尾/m2)对凡纳滨对虾(平均初始湿重0.026±0.006g)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45d。结果表明:I.12.04、24.08和48.16尾/m2密度水平对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626.11尾/m2密度水平,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II.12.04和24.08尾/m2密度水平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特定生长率(SGRd)与密度(D)的回归方程为:SGRd=-0.3911Ln(D) 10.068(R2=0.8745)。  相似文献   
20.
国外对鱼类耳石日轮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耳石日轮生长的研究是国际上70年代初开展起来的新领域,它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更精确研究鱼类生长、鱼类生长与环境关系的新途径. 本文概述了1980年以来国际上在耳石日轮生长研究方面的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日轮的观察方法、日轮的鉴定、日轮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日轮研究的野外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