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研究了甜菜夜蛾高毒力球孢白僵菌BD-B015菌株的可湿性粉剂配方,通过孢子粉萌发率、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润湿时间、相容性和分散时间等试验,筛选确定出载体、湿润剂和分散剂种类,并对制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配方结果如下:孢子粉30%,载体高岭土60%,润湿剂拉开粉BX 5%,分散剂HK-2302 5%。可湿性粉剂各项指标为:含孢量400亿孢子/g,润湿时间69 s,有效成分悬浮率94.6%,干燥减重1.7%,98.4%通过200目标准筛,均达到国家标准GB/T25864-201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菜田生长季节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共得到9目42科269种48442个昆虫个体,比较了不同昆虫类群数量比例及优势种群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个体数、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夜蛾优良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初筛获得的6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毒力、产孢量、萌发率、胞外蛋白酶活性及菌株生长速度等多个生物、生态学指标,从专业角度构建最优序列,经灰色分析和不同菌株毒力效价显著性比较,筛选出了两株具有较大生产潜力的优良菌株BD-B015和BD-B038,对甜菜夜蛾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33%和86.70%,僵虫率分别为86.67%和85.27%。  相似文献   
14.
昆虫学实践教学昆虫标本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改进昆虫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并将活体标本引入实验教学中,探索了构建适合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的芽孢对初孵棉铃虫幼虫无明显杀伤作用,但可以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幼虫前期体重增加;而后期发育迟缓,历期延长,成虫产卵量明显减少。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用含有HBF-1芽孢的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幼虫中肠肠壁细胞遭到破坏;随着虫龄的增大,微绒毛逐渐脱落,有的部位细胞壁破裂。酶活的测定结果表明:初孵棉铃虫幼虫取食含有HBF-1芽孢(100μg/g)的饲料后,幼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植物保护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改革毕业实习时间和拓宽毕业实习渠道2个方面作了大胆尝试,事实证明:这种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新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得到学生及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诱虫灯和小菜蛾性诱剂逐日诱集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坝上农牧交错带趋光性昆虫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区农林牧趋光性昆虫共有269种,分属9目,42科。初步明确了该区趋光性昆虫种群动态可分为零星出现、连续少量出现、连续大量出现、短期大爆发4种类型,以及害虫优势种群(网锥额野螟、小菜蛾、杨逸色夜蛾、小地老虎、旋幽夜蛾、短扇舟蛾)的动态规律,为今后科学合理的害虫预测预报及害虫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方式下韭菜迟眼蕈蚊发生为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韭菜迟眼覃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是为害韭菜、葱、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研究明确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韭菜露地栽培和温棚栽培方式下,韭菜迟眼覃蚊不同的发生、为害规律。露地栽培韭菜田中,韭蛆1年发生5代,为害高峰为春、秋两季;温棚栽培韭菜田中,1年发生6代,冬季扣棚以后是该虫为害高峰,而欣棚后从春季到秋季养茬这段时间,成虫和幼虫发生量很小,为害极轻。韭菜迟眼覃蚊的发育速度及年发生代数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土壤湿度是决定其发生数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经不同菌源诱导黄粉虫产生的免疫物质——抗菌肽对病原菌是否存在活性差异。[方法]通过饲细菌、针刺饲真菌法诱导饥饿处理过的黄粉虫幼虫产生免疫反应,研磨、冷冻离心法获得抗菌肽提取物,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26种病原菌抑菌活性,利用三等分法划分4种类型评价抑菌活性及抑菌谱。[结果]经不同菌源诱导黄粉虫所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活性及抑菌谱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生防菌源在诱导昆虫体液免疫物质——抗菌肽表达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小菜蛾是河北坝上错季蔬菜生产区最重要的害虫,为了探索对其无公害治理方法,以张北的小菜蛾为试虫, 测定了33株球孢白僵菌对其幼虫的僵虫率,从中筛选出5株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从致死中浓度(LC50)和致死中时(LT50)的测定结果分析,BD B026菌株的毒力最高,其处理后7d的LC50为0.47×105个/mL孢子,含1.0×108个/mL孢子菌液的LT50为(1.57±0.027)d,对小菜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