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9516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具有恢复谱广、恢复力强、花粉量足、容易制种、杂种优势强等特点。由其与协青早不育系配制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516,于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2.
具有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两用核不育水稻7436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不育,短日低温可育,该材料在10天苗龄内的苗色具有明显温敏感性,即高温苗色正常绿色,低温表现白色,其临界温度为26.1℃左右,但随着苗龄天数继续增加在低温下生长的白苗能逐渐趋向正常绿色,而不会逆转;该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3.
24.
25.
纤指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利用日本引入的黄秋葵品种自留种的变异株,经过多代单株选择提纯而成的黄秋葵良种。该品种表现出丰产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强,抗倒伏能力较强,耐病虫。露地播种为主,4月初播种至鲜果采收约70 d,采收期130 d左右。食用嫩果以花后5~7 d、果长达12~15 cm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26.
砧木品种和嫁接方法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茄嫁接栽培是解决设施土壤番茄连作障碍,防止番茄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2个砧木品种对浙杂203番茄进行嫁接栽培,以TR02砧木嫁接的效果为佳,嫁接后番茄植株光合速率套接和劈接分别比对照提高12.9%和17.2%,生长势增强,总产量提高53.3%和66.7%,但初花期和初收期则相应延迟3~5 d和4~7 d.  相似文献   
27.
循环式海绵基质培是根据世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试验设计、研制而成的新型无土栽培设备。其主要特点是:1)基质用量少,成本低;2)供排液分开,避免根际病害传播;3)配套营养液生物过滤装置,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4)营养液供给自动控制。循环式海绵基质培由贮液池、农用海绵基质(黑白双色膜包被)、双层槽式集液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及自控设备、营养液生物过滤系统等组成。循环式海绵基质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可以栽培两茬果菜,亩产量达10000 kg以上,亩产值1.5万元以上,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大型温室应用。  相似文献   
28.
嫁接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16S rDNA PCR-RFLP方法和phιD基因PCR-RFLP方法研究了嫁接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细菌群落结构及拮抗菌(2,4-DAPG产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嫁接西瓜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有所提高,而放线菌数量则有所减少.②嫁接西瓜与自根西瓜具有1个相同的主要根际细菌基因型;不同砧木嫁接的西瓜与自根西瓜也分别具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菌.③嫁接西瓜具有与自根西瓜不同的主要根际拮抗菌基因型.  相似文献   
29.
媾疫锥虫,伊氏锥虫差异抗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用兔耳螨(Psoroptes cuniculi)抗原、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绵羊血清内抗羊痒螨(Psoroptes ovis)抗体进行了检测。在国内首次为该病的早期诊断、疫情普查及净化疫点、进出口检疫等建立了一种检出率较高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