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75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91篇
  86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10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库布齐沙漠人工梭梭林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在库布齐沙漠西部,于2004年从植物萌动前的4月末开始到植物生长结束后的10月为止,对不同立地条件梭梭人工固沙林以及流动沙丘,分别进行了沙层水分的定点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梭梭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格局不同,即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较低,为土壤水分低值层;中层(10-115 cm)土壤含水量逐渐升高,且波动剧烈,为土壤水分活跃层;下层(115cm以下)土壤含水量高,波动幅度小,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4~5月的土壤水分弱失水阶段,6~8月的土壤水分消耗阶段,9~10月的土壤水分缓慢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992.
本次试验对15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的行为表现逐头进行12 h观察,并按不同泌乳阶段分三组:A组(泌乳前期)、B组(泌乳中期)、C组(泌乳后期)进行分析,每组均为5头。结果表明:泌乳前期牛的咀嚼次数和每次低头连续采食饲料次(口)数最多,早晨饲喂以后反刍来临时间和咀嚼时间最长,反刍咀嚼速度及每次低头采食频率快。泌乳中期试验牛的昼间反刍时间、昼间反刍时间占昼的时间、每次低头采食时间及每口饲料咀嚼时间都较长。泌乳后期试验牛的昼间反刍周期数较多,食团的吞咽至下一食团的逆呕间隔时间和站立时间均较长。  相似文献   
993.
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桑黄菌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内外多糖产量变化趋势,碳源、氮源以及接种量、摇床转速、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桑黄菌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豆饼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0%、豆饼0.5%、KH2PO40.1%、MgSO4.7H2O0.05%;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摇瓶转速130rpm,pH值6.5,接种量15% ̄2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994.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获取能量和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它还有调节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改善肠道健康等多种作用。肠道是动物的重要消化器官,健康的肠道对于动物健康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碳水化合物对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结构、促进矿物质吸收以及增强免疫力等,不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效果不同。为了加深理解碳水化合物对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基于相关研究,文章分别从单糖、低聚糖和多糖等方面综述了碳水化合物对不同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旨在为动物健康成长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5.
连作草莓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再植病害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土传根病加重是草莓再植病害的主要表现。通过日光温室试验研究了连作草莓根际土壤和根表微生物总量动态、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处理根际土壤和根表真菌总量高于正茬处理。细菌、放线菌总量则低于正茬处理。生育期结束时,正茬处理根际土壤和根表的细菌与真菌总量比下降了57 3%和47 5%,连作处理则分别下降了93 2%和63 1%;连作处理根表和根际土壤放线菌与真菌总量比增高了42 6%和1 26倍,正茬则增高了8 25倍和4 75倍。  相似文献   
996.
采用Horsfall方法,以植物提取物Ts-39与嘧霉胺不同配比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进行了研究,两种单剂不同配比包括10∶0、9∶1、8∶2、7∶3、6∶4、5∶5、4∶6、3∶7、2∶8、1∶9、0∶10,其中大部分比例增效比值在1以上,8∶2的增效比值最大达到了1.57。将不同比例的混剂在五叶期番茄幼苗上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提取物Ts-39与嘧霉胺不同配比的混剂在番茄幼苗上有增效作用,而且8∶2为11个配比混剂中的最佳配比,增效比值达到1.7,可以作为今后研究和开发的对象。  相似文献   
997.
为探寻通辽地区蓖麻产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2004-2014年通辽市5-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有效积温以及通蓖6号产量数据,分析气候因子与通蓖6号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辽地区近10年通蓖6号的产量与气候因子相关系数,总有效积温0.416 0、年平均气温0.347 7、年日照时数-0.156 2和年总降雨量-0.351 3。各月份与通蓖6号产量相关性分析中,6月和7月各项气象因子对通蓖6号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对大鼠的90 d喂养试验,评价脱毒菜籽多肽的食用安全性。[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65、3.30和6.60 g/kg脱毒菜籽多肽,按80 g/kg的日摄入量以自由采食的方式喂养大鼠90 d,观察脱毒菜籽多肽对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清学、脏器系数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绝对重量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血液学指标检测值、生化指标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高剂量组各大鼠脏器均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结论]脱毒菜籽多肽对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浆、生化功能及脏体比等指标均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陈杰  李锁平  张大乐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0):1355-1361
植物的避荫反应是指当植物受到周围环境遮荫时,植株会表现出茎秆细高、分枝减少、节间伸长、开花加快等特征,以获取更多的光资源。这种反应是生长相对稠密的植物群体在长期的演变进化过程产生的一种竞争光资源的策略,是植物应对环境胁迫、针对光信号做出的可塑性反应。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拟南芥、大豆、小麦等植物的避荫反应的研究进展,探讨避荫反应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光学特性、内源激素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00.
诃子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诃子与龙井茶和银杏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诃子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211.229±8.236)mg/g、总黄酮含量为(49.509±1.362)mg/g,高含量的总多酚是其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诃子粗提物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BHT;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诃子粗提物进行萃取后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相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