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3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腔电泳方法,对木耳属8个不同菌株EST同工酶进行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8个木耳品种间EST酶谱谱带及酶活性有明显差异,基本酶带有三条,从联合系数S可知AuP_4与AuP_2、Au003亲缘关系最近,系它们的杂交新品种,AuP_4与AuP_2、Au793、Au9无亲缘关系,与它们同属不同种。  相似文献   
12.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供试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几株高效解磷、解钾和自生固氮菌菌株 ,其中 ,以菌株P1 、K1 、N1 解磷、解钾和固氮效果最好。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 ,高效菌株组合P1 K1 N1 能使番茄和油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 65 .9%和 68.4%。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个香菇品种间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昌金  熊汉中 《食用菌》1998,20(1):8-10
我国香菇栽培品种是从日本引进或科研单位选育而成,但日趋退化,且引种混乱。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利用品种间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性,对20个香菇品种进行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研究我国香菇生产常用栽培品种的遗传相似程度,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为香菇栽培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也可进一步澄清同种异名、异种同名的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MP,AP,856,LT_(89-1),Cr01,Cr02,Cr04,Cr20,M_1,M_2,农_1,农_7,台_8,洞香,东_3,862,大叶,7401,7402,8001。引自华中农大和河南农大。 1.2 样品制备 将20个品种分别接入PDA斜面培养基上,25℃下培养,于不同生长天数(18、20、25天)各取5支,刮取表面菌丝体,每克菌丝体加入1mL0.1M TBE(Tris-H_3BO_1-EDTA)浸提液,在-20℃下  相似文献   
14.
董昌金  赵斌 《土壤学报》2004,41(5):750-755
在接种G intraradices和G etunicatum的玉米植株盆栽钵中 ,按大田常规用量 ,施用乙草胺、丁草胺、灵达、骠马、百草敌和使它隆 6种除草剂 ,对玉米植株的生物量、AM真菌菌丝根段侵染率、菌丝碱性磷酸酶 (ALP)和琥珀酸脱氢酶 (SDH)活性及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均有显著影响。第 1 0周取样 ,对玉米植株生物量影响较大的除草剂为骠马 (植株生物量为 2 1 1~ 31 3g) ,影响较小的为灵达 (植株生物量为 5 9 7~ 6 5 5g) ,而对照的生物量为 84 4~ 95 7g ;对AM真菌侵染率影响较大的为丁草胺 (AM真菌侵染率为 1 3 7%~1 8 1 %) ,影响较少的为使它隆 (AM真菌侵染率为 30 4 %~ 36 6 %) ,而对照侵染率为 6 3 0 %~ 88 2 %;对AM真菌菌丝ALP和SDH酶活性影响较大的为丁草胺 (ALP为 8 1 %~ 1 0 4 %,SDH为 1 0 6 %~ 1 4 6 %) ,影响较小的为使它隆 (ALP为 1 7 0 %~ 2 0 6 %,SDH为 2 3 1 %~ 2 8 2 %) ,而对照的ALP为 38 0 %~ 5 0 3%,SDH为4 9 7%~ 72 4 %;此外 ,除草剂对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Cr02 , 7402, 45, 087 , 465, 856 为亲本进行单孢分离和杂交实验, 通过镜检、拮抗实验、EST同工酶分析和栽培出菇实验, 选育出香菇优良新品种HL6 。并通过比较亲本和杂交新组合EST同工酶谱的差异性, 来预测香菇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萌发的几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丛枝菌根真菌孢子萌发的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是丛枝菌根真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寄主植物根的分泌物对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重金属Cd和Pb含量过高时(50mg kg)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培养基中有效P含量较低时(KH2PO4添加量为0~80mg L),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小,高浓度的有效P(KH2PO4添加量大于100mg L)对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养基的pH值过高(pH8.0以上)或过低(pH5.5以下)抑制孢子萌发。生长激素对孢子萌发率没有显著性影响。对于有休眠现象的丛枝菌根真菌,4℃低温处理4~6周,可打破休眠孢子的休眠,显著提高休眠孢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7.
草菇栽培原料一般为稻草、麦秸、废棉、棉子皮等。笔者以木屑发酵料为主适当添加辅料栽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达21.7%。现报道如下: 1 供试菌株 菌株为V_(23),引自广东微生物所。二、三级种采用同一配方(棉子皮90%,麸皮10%,按总量加入3%的石灰),加适量水拌匀后装瓶、灭菌、接种,每支试管接二级种4~5瓶,每瓶二级种接三级种40~50瓶。接种后置35℃下培养12~15天,菌丝长满瓶后即可使用。 2 培养料配方 试验组配方:木屑65%,棉子皮30%,麸皮5%。设两个对照。对照一:棉子皮97%,麸皮3%;对照二:铡短的稻草87%(先用5%石灰水浸泡24小时),棉子皮10%,麸皮3%。试验和对照配方均按总量加3%~5%石灰,含水量65%。 3 堆料发酵 把经过日晒雨淋自然堆放3~6个月的木屑按配方加入辅料、石灰和水,并喷0.1%敌敌畏,堆积覆膜发酵5~7天,待料温升至60~65℃时,进行2次翻堆,如发现料干可适当喷水。料发酵好后调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其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培养基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确定了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碱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对金耳多糖的提取效果。[结果]以玉米粉、麸皮和红薯粉作碳源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9.1、13.2和10.9g/L。当玉米粉的添加量为1%、2%、3%、4%、5%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8.6、17.1、19.5、15.4和7.2g/L。以蛋白胨、酵母膏、尿素和硫酸铵作氮源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8.9、10.3、6.7和5.2g/L。当蛋白胨的添加量为0.2%、0.4%、0.6%、0.8%、1.0%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0.1、15.7、23.0、20.3和18.7g/L。碱提取法提取的粗多糖和多糖分别比热水浸提法的提高了6.9%和36.4%。[结论]该试验为金耳菌丝体的生产及其多糖的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董昌金 《食用菌》2003,25(3):25-26
金针菇在自然界,于秋末、冬初或早春寒冷季节多发生于杨、柳、槐、榆、槭、桑、柿、枫杨、桂花等的枯枝或腐木上。而松杉树由于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和油脂,不利于金针菇菌丝生长。本研究利用木材加工厂大量废弃的松、杉树锯木屑进行人工处理,经过不同组方栽培白金针菇,发现锯木屑70%+甘蔗渣30%混合后与米糠拌合,每袋米糠含量为100g时,金针菇的品质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栽培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害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